低迷行情难言见底 楼市繁华渐褪 尴尬自住房何去何从
据有关数据统计,7月中旬,北京市住宅(新宅和二手住宅)网签量3795套,与上月中旬同期相比下跌19.7%;其中,住宅新房网签量为1607套,同比上月同期下跌22.4%;二手住宅网签量为2188套,同比上月同期下跌17.6%。
“市场浓重的观望情绪依然未见缓解,北京楼市交易量持续在低位徘徊。”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说,在北京的新房和二手住宅均价基本跌掉10%的情况下,市场再度进入到一个买卖双方的博弈期,如果三季度交易量继续低迷的话,那么北京房价或将迎来第二轮价格回落期。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更多的自住房项目入市,对刚需购房需求的牵制影响将更为明显,市场处于持续性观望阶段。但与此同时,购房者的观望态度在自住房摇号上也显现出来,从一号难求的火爆申请到近期“弃购潮”出现,许多商品房楼盘出现或明或暗降价的现象前,自住房对购房者的吸引力度似乎也在减弱。
“弃购”频频事出有因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经有4个自住型商品房项目进行了摇号,众多家庭摇中后弃购屡见报道:首个摇号的金隅汇星苑,349户家庭放弃选房资格,放弃选房占比约两成;首创悦都汇项目,选房第一天,700户中签家庭共认购296套,接近六成的家庭未成功选房。
“摇中了位于大兴的自住型商品房项目,还在犹豫要不要买。”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尹先生对记者说:“北京房价不再像以前那么疯涨,我也在考虑是否要买商品房。今年还会有很多自住型商品房入市,希望能挑个交通便利的地段购买。”
虽然弃购情况频出,但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这只是一种假象。“汇星苑和汇景苑两个项目分别摇出了2倍和3倍的房源的候选购房者,这个数量基本会把房源全部选掉。陈玉谦说,即便是这些人还没有选完房源,还有十几万的申请人,基本不会出现房子没人选的情况。
政策“一劳永逸”是市场大忌
值得注意的是,弃购率不断攀高,一方面会误导购房者,影响真正有需求的家庭选房,另一方面也会让监管部门对市场的需求无法真正掌握,影响自住房项目的实施效果甚至影响未来政策决策。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认为,随着更多自住房项目入市,其在选址、定价、网申、摇号环节的问题逐渐暴露,下一步应将政策设计逐步细化。“可对申请人的申请和购买做出限制,比如弃购几次暂停资格。在定价方面,由于商品房市场持续低迷,可在自住房项目上市后再做定价,始终保持低于当时周边商品房均价30%的价格,确保价格优势。”
影响购房者决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买方市场”下北京商品房的成交数量。“成交的回升将取决于购房者何时结束观望回归市场。”张旭分析称,近期纯商品住宅期房项目入市较少,自住房项目也尚未进入网签,成交难有明显的上涨。据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