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高工LED产业主题高峰论坛:产业整合和战略抉择

提要:6月10日在广州琶洲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办的“第十届高工LED产业高峰论坛”揭开了神秘的面纱。2012年中国大陆LED上游可谓哀鸿遍野,几乎所有芯片上市公司除仰仗政府补贴艰难度日外,全部出现利润同比下滑甚至亏损。

  导读:2013年第十届高工LED高峰论坛聚焦LED照明产业新格局,解读处于拐点期的照明产业在LED不断冲击下对于产业链及供应链提出的新要求,并探讨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市场增长空间和可能。

  6月10日在广州琶洲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办的“第十届高工LED产业高峰论坛”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作为高工LED的品牌会议,也是LED照明行业高端峰会的标杆,高工LED产业高峰论坛至今已举办过九届,行业界精英汇聚一堂,讨论产业热点问题,寻找未来发展策略。论坛以前瞻、务实、深度的办会风格,深受业界关注和好评,已经成为LED产业界深入讨论产业发展实际问题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论坛。

  本次高峰论坛得到了全球LED产业链知名企业的密切关注和踊跃报名。包括飞利浦、欧司朗、三星LED、晶元光电等国际大厂,德豪润达、阳光照明、瑞丰光电、鸿利光电、同方股份等中国LED上市公司高层以及雷士照明、三雄极光、嘉美时代照明等传统照明巨头均悉数到会,此外还包含中国Top100的LED照明企业CEO。

  今天到会嘉宾、参会人员规模均是今年上半年国内乃至全球LED产业相关会议的最高水平。

  行业回暖,产业链整合大潮再起

  今年第一季度以来,随着全球经济显现回暖趋势,LED整体市场需求强劲提升,从一季度末数据来看,产业链各个环节企业的订单非常饱和,基本上接近饱满负荷生产。

  随着LED照明终端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对于刚刚因产能过剩而经历行业洗牌危机的众多LED照明企业及传统照明转型企业而言,为在这股大潮之下谋求生存,如何加强产业合作,构建密切联系的供应链体系,走最少的弯道获得最大的效益,是当下面临的燃眉之急。

  2012年中国大陆LED上游可谓哀鸿遍野,几乎所有芯片上市公司除仰仗政府补贴艰难度日外,全部出现利润同比下滑甚至亏损。而在全球最大的LED芯片制造基地,台湾地区前十大芯片上市公司,除光磊和光宏获利外,其余厂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过去几年,上下游之间在成本、价格上的矛盾由来已久。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大陆上游外延芯片厂接近50家,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中芯片企业数量最多的。然而,本该依靠外延芯片独占上游高毛利的半导体行业定律,却在中国LED芯片行业碰到了钉子。

  而处于中游的封装产业亦遭遇专注封装还是向下游照明应用领域拓展的抉择。尽管过去几年类似案例屡见不鲜,但真正在照明应用端打开市场的却屈指可数。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封装企业做照明用首先在成本上便有优势;其次,封装对应用端的理解更强,更了解产品,有能力做出高性价比,符合市场要求的照明产品。然而,事与愿违。照明应用市场的开拓遇到了LED照明企业本不擅长的渠道瓶颈。

  除了一些企业向自己的下游或上游进行单向延伸拓展,还有一批企业他们选择了全产业链整合模式。以德豪润达、国星光电、三安光电为代表的几家规模实力较强的上市公司选择了全产业链整合。在这些企业看来,只有掌握了上游的供给与下游的应用市场,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LED照明市场的残酷竞争。

  上午大会,高工LED CEO张小飞博士做了题为“不可阻挡的产业链整合”的主旨演讲。无论是扭曲的上中下游供应链,还是照明厂商与终端市场的矛盾,亦或是企业在垂直整合大势前的选择,张小飞博士都做了非常客观和权威的阐述。

  在行业形势显现好转的背景下,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兼并购数量快速增加。对于此轮企业密集并购事件,显示以产业链整合为主的行业格局调整才刚刚开始。

  因为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资源要素共享化,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也越来越同质化,所以企业已无法通过提高销售价格的方式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如何压缩成本与费用成为了实现企业目标的唯一出路。

  尽管LED照明正逐步加快渗透市场,但整个LED产业发展依旧未达预期。而在LED行业处于动荡不安之时,厂商背后的角逐和整合却动作不断。

  整合力度最大的莫过于德豪润达,2012年下半年至今,德豪润达先后突击雷士照明、投资维美盛景等一系列整合动作频繁。德豪润达已经完成了从LED外延片、芯片到封装再到应用(灯具、显示屏)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

  对雷士照明的股权收购,德豪润达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积极谋求与雷士照明在LED照明产品推广上的深度合作,尝试打通LED全产业链。

  “照明渠道的游戏已经结束。”在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看来,LED照明行业整合关键是要拥有终端市场,只有通过渠道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才能保证企业,尤其是上游芯片和封装企业在残酷的市场中生存。因此,通过并购或合并,相比新设渠道,更容易占领市场。     

  在上中游产能过剩的状况没有改善之前,兼具中上游优势,同时又具有下游渠道整合能力的企业才有可能在未来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尽管打通产业链各个关键,追求全产业链运作模式,面向终端消费者提供优质LED照明产品是许多志在掌控产业链的企业所押注的方向,但最终能否成功胜出还需要过程和结果来检验。

  供应链整合带来新机会

  下游应用市场需求的爆发或将让去年饱受产能过剩困扰的中游封装和上游外延芯片企业有了短暂的喘息机会。同时,下游LED照明的激素发展对长中游外延芯片、封装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性能优异、光效更高、成本更低,这一切都在考验上中游企业的研发及规模制造能力。

  未来的市场竞争会集中在LED终端照明应用领域,但更重要的是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呼应、配合,将上中游的高性价比产品快速推向LED照明企业,并被终端市场消费者所接受。

  Philips Lumileds全球产品线高级经理张思慎博士在大会供应链优化专场发表了题为从下至上的次序关系原则的主旨演讲。他提到,尤其是在各种不确定性情况下,为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企业能否做到以合理的成本、快速地调度上游供应商资源从而实现供应链的优化配置变得尤为重要。

  在嘉宾主题圆桌对话环节,台积固态照明总经理谭昌琳,Bridgelux亚洲销售副总裁文建华,浪潮华光光电子总经理郑铁民,派威电源总经理叶建波以及晶科电子董事总经理肖国伟与张思慎博士一起探讨了LED照明在快速成长期所面临的供应链难题,不同产业链环节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核心供应链以及如何优化企业现有供应链体系以应对成本控制和品质把控压力。

  渠道之争究竟鹿死谁手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产品价格继续下降、终端消费者接受度逐步提升,对于LED照明行业来说,这些无疑都是积极信号。如何让自己的LED照明产品快速覆盖渠道成为各家企业在过去一年时间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加快开拓的重点。

  继2012年启动LED照亮中国—渠道巡回研讨活动后,今年3月—5月,高工LED再次启动了中国LED好产品全国巡回展示和招商大会,在杭州、常州、南京、临沂、福州、合肥、长沙、南宁、昆明、重庆、成都、西安等12个重点照明经销市场城市召开。

  巡回期间,高工LED团队拜访了超过近50个国内大型照明灯饰城,与近500家当地上规模的经销商代表进行了交谈和沟通,并在各城市灯具市场上购买各类LED灯具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报告对外公布,让企业和终端用户了解目前国内市场出售的LED灯具产品性能指标,指导用户选购优质的LED光源灯具产品。

  然而,渠道建设资金消耗大、建设时间长,令不少LED企业望而却步。如何快速有效地建立起自己的营销渠道,“抢”自然成上上之策,为大家所推崇。

  三雄极光董事长张宇涛在大会第三场渠道革命专场发表了题为LED照明渠道的王寇之争的主旨演讲。

  去年开始,不少LED企业利用价格战,强行渗透传统照明经销体系,抢占市场蛋糕忙得不亦乐乎。如此名目张胆的“抢劫”,自然会遭到传统照明企业的反击,尤其是在大家加快转型LED的关键阶段。

  自建渠道投入不菲,“抢”占渠道风险太大,不少企业另辟蹊径,将电商渠道建设提上日程。然而,电商渠道建设并非坦途,终端消费者过于关注价格,在价格相对透明的电商平台,LED企业自身产品性价比优势几何,需要自己掂量掂量。同时,互联网本质也是渠道。

  而对于那些想靠品牌、技术取胜的LED照明企业来说,正所谓得渠道者得天下,渠道建设迫在眉睫,同时渠道争夺战亦会愈演愈烈。

  此外,二、三级市场蕴涵的巨大商机也必然导致了渠道之争愈演愈烈。对于厂商而言,渠道之争更多地体现在‘渠外’,只有练就过硬的‘渠外’功夫,才能真正发挥渠道的作用,否则,渠道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G20专场解读产业风向

  本次高峰论坛,G20-LED峰会成员企业将在第四场G20专场集体亮相发表对产业时局的看法。

  在此之前,5月26日召开的第三届G20-LED峰会第一次CEO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LED行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随着LED照明技术逐渐成熟,产品性价比越来越高,消费者对LED的了解和信心也在不断增加。LED照明产品也与传统照明产品的价格差到了可以接受的合理水平,市场需求已经步入快速成长通道。

  G20-LED峰会成员企业针对目前上游芯片产能过剩的缓解、短期的供求紧张以及价格走势;中游订单爆满、短期的供求紧张以及是市场需求增长的持续性等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G20成都公报·优化供应链 分享市场机会》,全面阐述G20-LED峰会对目前产业上中下游现状,机会以及风险的最权威见解。

  高工LED高峰论坛媒体联系人:谢苏云

  联系方式:13590324527 / sy.xie@gaogong123.com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