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创意园陷入“集体焦虑”

http://news.dichan.sina.com.cn信息时报作者:成小珍 黄艳 蒋2013/4/12 15:22:48 新浪地产

  红专厂、星坊60、北岸创意文化园,近来3个创意园接连传出要拆迁的消息,这在引起了城中文艺青年纷至留念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去思考:为何创意园 频频成为“拆迁户”?目前,广州已建和在建的创意园有近40个,它们是否都将遭遇随时被拆的命运?近日,记者走访红专厂、信义会馆、TIT创意园、太古 仓、琶醍等较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意园,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以及面临的种种问题。

  记者发现,目前广州的创意园大体上有四种开发模式,一 种是艺术家、机构开发,如由集美组“拯救”起来的红专厂;第二种则是由政府主导的,如即将消失的珠江北岸创意园;第三种开发模式则以房地产商为主导,创意 园的实质更近于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如信义会馆等;第四种是土地厂房的原业主厂家主导进行开发利用,如琶醍、太古仓。

  因为开发模式的不 同,各创意园的产权情况也不尽相同。除了厂家自行开发的创意园外,其他创意园投资运营方所获的签约期几乎都在20年以内。租期短、改造成本高,一些创意园 在发展中也“走了样”,为尽快回收成本而变成了“红酒街”、“餐饮街”。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太古仓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拥有不会被拆的“免死金牌”之外,其他 的创意园在不久的将来,土地租约到期后,将何去何从,还是未知数。

 信义会馆

  首个创意园走高端,8年来运营良好

  铁轨枕木做成大木门、青石板路、底蕴深厚的古建筑、郁郁葱葱的百年榕树,共同勾勒出一个广州闹市中的别样天地。这是广州的首个创意园区,投资超2亿元的 信义·国际会馆(简称“信义会馆”),它位于原芳村白鹅潭下市直街1号,原址为广东省源天工程公司(原广东省水电水利施工公司),主体建筑是数座20世纪 60年代建造的人字屋顶大型旧厂房和旧仓库。

 其实是个纯商业项目

  2004年,在荔湾区政府的牵线搭桥下,这一地块产权所有者广东省源天工程公司和开发商广东明辉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对信义会馆进行了统一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它也是广州首个创意园。

  信义会馆的发展模式可以归为房地产商开发的模式。2004年4月原厂停产之后,开发商对厂房和周围环境进行了全面设计整治,因为毗邻德国信义会教堂,2005年11月正式更名为信义·国际会馆,以出租的方式推向了市场。信义会馆是一个自负盈亏的商业地产项目。

  目前,会馆的整体设计保留了旧厂房的基本结构,屋子的门窗、墙面等细节却以现代风格改造演绎。建筑的外墙几乎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剥去斑驳潮湿的外墙 皮,换成水泥、青砖或红砖,古朴中焕发生机。室内的地面刻意地做成坑洼的水泥刷面,随意地铺上散落的麻石。从旧房拆下来的青砖、枕木铺设地面与部分路面。

 常上演时装秀名车秀

  时隔8年,会馆目前运作状况如何?广东明辉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戴卫国表示,作为广州首个文化创意园,信义会馆的管理、运营一直走在前面,“是目前众多创意园中发展状况较好的一个,实现了良性运作、均衡发展,已达到预期回报”。

  信义会馆里有不少文化传播公司、设计室,包括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机场设计所、亚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嘉合奥美广告有限公司等,其中有3家是上市公司。奥美广州是广州最早进入信义会馆的国际企业。

  最初,会馆定位是“工厂演绎时尚”,在主打办公、工作室的同时,园区上演了多场时装秀、名车秀、名酒秀等高端活动。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入驻企业、承办的 活动来说,信义会馆一直走的是相对高端的路线,因为这一定位,园区也没有刻意去吸引普通游客,因此在普通市民、文艺青年中的影响力不如红专厂。

 红专厂

  曾获承诺十年不变,如今去向不明

  近期,因“金融城项目将拆迁红专厂”的传闻,位于天河区员村、临江而建的红专厂艺术创意园区成为广州众多创意园区中最受关注的一个。

  1958年,广东罐头厂建成投产,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罐头厂,曾经是出产全国闻名的豆豉鲮鱼的地方,1994年更名为广州鹰金钱企业集团公司。2008年9月,鹰金钱厂房搬迁到从化,留下了这一大片空置的厂房。如今,这片厂房变成了广州另一个知名的创意园区——红专厂。

  租金高涨餐饮业唱主角

  2009年,知名设计公司集美组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红专厂地块将作为宅地出售拍卖。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们游说政府放弃卖地,建议把罐头厂、电厂、面粉 厂三个厂区连成一片,建设成珠江北岸的创意产业园区。之后,在以保护近代民族工业遗产的名义下,原鹰金钱罐头厂得以顺利变身红专厂。当时,广州市相关领导 也来红专厂考察,并提出红专厂应该十年不变地保留原状。

  如今,那些红砖厂房得以保留,工业时代的厂间小路、绿树也依旧带来空旷、清凉的气息。在成为红专厂艺术创意园区之后,这里的道路上依旧竖立着具有罐头厂特色的指示牌。

  据悉,红专厂的定位是“广州第一家非房地产包装”的真正意义创意区。其发展速度也相当快。最早一批进入红专厂的公司、个人工作室等,租金多在30多元每 平方米左右,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园区内有场地的租金已经达到200多元每平方米,与珠江新城不少高层写字楼的租金已相差无几。

  目前,红专厂内除了一些规模较大、较为知名的企业外,小型的手工艺品小店和餐厅是红专厂园区内的“主力”,其中的餐厅投入不小。一家以火车为主题的餐厅,为了改造出火车车厢的效果,就耗资150多万。

  早被政府收为储备用地

  据业内人士称,实际上红专厂地块政府早已将其收为储备用地,只是由鹰金钱公司代管,在代管的真空期内,一些机构和人士自发性进驻租下了这一场地,“听说 没有有效的法律租约”——这也为其目前的状况埋下了“伏笔”。对此,记者从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了解到,确实早在2004年,员村地块就已纳入政府储备土地 计划。在被政府收储之后,员村地块曾被列为2004年至2005年重点开发建设的大型地块之一,规划指标设想是:规划性质为酒店、居住、商业用地。

  不过,对此红专厂的运营团队表示,他们在2009年与广东罐头厂签下合约,使用时间为10年,即2009年至2019年,目前仍在合同期内。目前,在金 融城的规划中,除了罐头厂所在的“红专厂创意园”仍未有官方定论之外,其他的厂房已经被明确要拆迁改造,纳入金融城范围内。

  对此,中山大学教授、知名规划师袁奇峰此前曾对媒体表示,红专厂肯定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拆是大势所趋,因为红专厂的土地价值比其物业价值要高得多。

关键词:土地规划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