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五条细则饱受质疑 能否有成效堪忧

提要:随着各地国五条的落地,其能否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起到调控作用又一次成为热议的话题。但与国五条发布之初给人的震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地细则落地之后,却饱受各界质疑。

  随着各地国五条的落地,其能否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起到调控作用又一次成为热议的话题。但与国五条发布之初给人的震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地细则落地之后,却饱受各界质疑。

  据新浪地产(微博)网做出的调查显示,在回答“国五条细则能否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这一问题时,参与调查的网友中有69%选择了不能。参与调查的网友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网名为adsonhit的网友结合当前经济大背景做出了分析,他认为“靠堵不能解决问题,在国进民退的大背景下,老百姓投资渠道和方向越来越窄,加上一夜暴富急功近利的情绪弥漫在市场中,可以预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地产投资还是个人投资的主要方向”。

  同时,国五条的实际可操作性与有效性也受到了质疑。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就表示,“国五条最大的问题是地方政府的细则不细,有的才100个字,有的才30个字”。网友adsonhit则更为一针见血的指出,“依赖土地财政输血的地方政府对新政策的支持程度值得质疑,即便有配套政策也不见得有很强的执行力做保证。”

  更多的观点则集中在包括此次的国五条在内的调控政策,一直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网友Loveivy表示,“十年的调控都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根源所在是我们的开发成本和税费,土地成本的持续上升,CPI的上涨,关于房子的地价、建设成本、水电成本、税收成本、以及隐形的公关成本等等,最终都是转嫁到购房者身上,再加上收入严重不对等,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能解决问题吗?”

  可见,调控不能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开出一个系统的治疗解决方案,并且强有力的得到执行。然而这次的国五条,“只是从流通领域进行限制,并没有从高房价的源头进行调整,并且将调控权基本压于地方,舍本逐末必不能达到调控的效果”,网名为贼怕瓦落地的网友表示。

  有大炮之称的任志强(微博 博客)对于国五条细则,更是直言“基本上就是软磨硬泡”,“没有一个明确说出什么道道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两个没什么关系好象。曝露出来的结果就是,我觉得出台的国五条,中央政府心里没底,换句话说不知道该怎么调控房地产。”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