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上光电被指造假上市:自己人变身大客户

提要:巧合的是,成立于2008年下半年的芭顿照明亦在当年就向勤上光电大量采购,并成为该年度第三大内销客户。作为招股书中显示的勤上光电2008年内销第二大客户,记者竟然到目前都无法找到晶湛节能这家公司的办公位置。

  大客户变动异常频繁/

  招股书透露的信息显示,2008年,勤上光电的前五大内销客户分别为石排镇路灯管理所、晶湛节能、芭顿照明、中山市建设局火炬高技术开发区分局、东莞市常平镇市政重点工程办公室;2009年则是深圳航天欧华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日新照明有限公司、安徽省高等级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深圳中远威节能照明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地产经营管理公司;2010年又变成北京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深圳市航天欧华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品尚光电、深圳市京基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民政局;2011年上半年则是品尚光电、湖南六建机电安装有限公司、吉林省公主岭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地铁龙岗西沿线项目部、广东宏泰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显然,仔细梳理上述勤上光电的2008年到2011年上半年内销大客户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这些客户一般只会出现一次。比如晶湛节能和芭顿照明出现在勤上光电2008年内销前五大客户名单中,但随后内销大客户中便没有它们的名字。

  2008年的内销前五名客户没有一家出现在2009年前五大客户名单上。而2009年和2010年的内销大客户名单也有很大差异,除了一家叫深圳航天欧华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外,这两个年度的客户再也无重合。即便是深圳航天欧华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其从勤上光电采购产品的额度波动也相当大,比如2009年为3759.07万元,排在内销客户第一位,但2010年就只有1811.15万元。2011年上半年,情况依然如此,除了品尚光电外,其他四大内销大客户和2010年比较,又是不同的公司。

  有分析人士指出,一般而言,公司的大客户会具有一定稳定性,而勤上光电大客户变动却非常频繁。

  焦点客户

  神秘的品尚光电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持续多天,两赴梅州的调查中,发现真相并非如此简单。

  2月27日,经过多方打听,记者在梅州市畲江镇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中找到了品尚光电。

  现场未见生产迹象

  出乎意料的是,这家公司远没有记者想象的大。一栋四层高的楼里,记者仅见到一个中年男子坐在前台。记者绕着该楼走了一圈,没有听到机器声,也没有其他工人的身影,透过二楼玻璃窗户,隐约能看到一些包装箱,但无法判断里面是否有货物。午后的阳光洒在墙壁上,整个公司显得异常宁静。

  该男子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做全套 (LED产品),老板有很多分厂。记者问他们公司跟勤上光电是不是一家,他予以否认。

  记者前往梅州市工商局试图查阅该公司的档案资料遭拒,但基本注册资料显示,品尚光电成立于2010年10月8日,注册地址为广东省梅州市梅县畲江镇广州 (梅州)产业转移园内。最新的法定代表人为李衡新,注册资本为1亿元,实收资本为2000万元,3名股东分别是朱江、姚勇以及杨浩成,股份比例是55%、41%和4%,联系人则为黄灿光。

  成立17天后签巨额订单

  从最新的股权结构上看,品尚光电由几个自然人出资,确实并非由勤上光电直接控制。

  但勤上光电招股书透露,2010年10月25日,该公司便同勤上光电签署了过亿元的产品买卖合同,为勤上光电当年内销第三大客户。2011年上半年,品尚光电又成为勤上光电内销第一大客户。

  在品尚光电成立仅17天后就敢与勤上光电签署巨额合同,这家公司有何能耐?

  实际上,从一开始,外界对勤上光电与品尚光电之间关系的质疑声就从未间断。2011年底勤上光电上市时期,就有媒体发现,除了上述“突击合同”令人生疑外,品尚光电官网上展示的部分工程项目同勤上光电官网上的有多处雷同。其中一个例子是,当时品尚光电官网上有一个广场显示屏项目,建设时间是2010年9月,总承包单位是勤上光电,而2010年9月品尚光电还未成立。

  勤上光电澄清说,品尚光电及其有关人员为宣传其企业及增加其在当地影响力,此前存在未经公司授权而使用勤上光电的资料及图片、借用勤上光电名义对外宣传的事宜,勤上光电已提出异议,并要求品尚光电立即将相关图片资料从其网站上撤除。

  现在,网上已经找不到品尚光电的官方网站。

  而后来又有媒体发现,在当地一些党报文章中,同样提到品尚光电是由勤上光电斥资设立的。勤上光电则回应说,这些媒体未向公司求证过此事,其报道内容均是不准确的,且与事实不符。

  联系人黄灿光之谜

  而在发布澄清公告后,勤上光电董事长李旭亮也通过媒体亲自出来澄清,称品尚光电是勤上光电工厂孵化计划的项目之一,公司从来没有真正出资,品尚光电与勤上光电只是商业客户关系。

  根据勤上光电的解释,品尚光电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承揽规划近亿元的梅州一江两岸亮化项目和梅州市区的LED照明工程,其公司类似于项目公司或工程公司,是因为项目和区域市场而存在的。为完成这些项目,截至2011年底,品尚光电向勤上光电累计采购金额达7350万元。

  在工业园的管委会,记者找到了招商部一位负责人。他说,“品尚光电是个人投资的。这家公司跟勤上光电是什么关系,应该去问公司。至于为什么当初有地方党报媒体说是勤上光电投资的,或许当时是有一个初衷。”

  “我只能跟你讲,工商注册上,是个人投资的。到底它们两个企业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应该找企业去解释,听我解释没用。这是企业的经济行为,只要它不犯法,我们就管不了这个事情。”前述工作人员解释。

  该人士还透露,目前品尚光电的房子是租的,原来是有建的打算。

  记者问,现在品尚光电的负责人是谁?上述人士称他只知道联系人。

  “叫黄灿光是吗?”记者问。

  “对,应该是吧。”

  黄灿光何许人也?

  黄灿光——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查阅品尚光电的工商资料过程中,注意到的一个名字,此人既不是股东,也不是法定代表人,但却是品尚光电的联系人。

  人物对话

  黄灿光承认曾为品尚光电股东

  在品尚光电的工商资料中,有一个尾号为4680的手机号码。记者在网上搜索到的一些网页显示,持有该号码的人是品尚光电的联系人黄灿光。

  而同样有一个名为黄灿光的人,至少在去年7月份时,还是勤上光电发展部经理,在2007年曾担任勤上光电的监事,且是该公司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中的激励对象。

  3月初,记者按照该号码,拨打了这个电话,询问对方是不是勤上光电的黄灿光,他给出了肯定答复。

  从记者目前掌握的资料看,黄灿光既不是品尚光电的股东,也不是法定代表人,但为何会成为品尚光电的联系人呢?

  3月19日,记者在梅州以当地政府人士的身份再次用座机拨通黄的电话,这一次,他否认现在还在勤上光电,与3月初的说法自相矛盾,但他承认,“原来我是(品尚光电法定代表人),(品尚光电)是我投资的,我做完后就转给人家了。”以下是记者与其的部分对话内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你好,是黄灿光吗?

  黄:嗯。

  NBD:你不是品尚光电的吗?

  黄:我不是,我没做了,我出去了。两年前就已经出来了。

  NBD:你从品尚光电出来了吗?

  黄:嗯。

  NBD:那个李衡新呢?

  黄:李衡新我不知道啊,我出来了,两年多了。两年了,我出来。

  NBD:你现在还在勤上光电吗?

  黄:不在了。在年前就没做了。

  NBD:也没有在勤上光电了是吧?

  黄:嗯。

  NBD:那怎样才能联系上李衡新呢?

  黄:我不知道怎么联系他啊,你去他们公司看看嘛。

  NBD:这个公司现在情况怎么样呢?

  黄:不知道。我就没关注它。我去了不过几个月半年左右我就走了,因为那边有很多工程没做完,做完那个工程以后就……一河两岸那里 (梅州一江两岸工程),出来我就没做了,就走了。

  NBD:工商资料显示的是你的联系方式。

  黄:那是以前的。没有关系的,以前是我在做,后来我不在,就走了。

  NBD:李衡新是品尚光电的法定代表人,你肯定知道啊。

  黄:哦,只见过一次面啊,后来就转交了,就走了。

  NBD:股东朱江、姚勇、杨浩成他们是什么人呢?

  黄:我都不知道这些人。我都走出来了,后来就不知道了。我没去问。

  NBD:原来股东是谁?原来法定代表人不是李衡新吗?

  黄:原来是我啊。

  NBD:哦,你原来是品尚光电的法定代表人是吧?

  黄:原来是我哦,是我投资的,后来我觉得做完了,又转给人家了嘛。

  虽然勤上光电员工黄灿光在电话确认其曾为品尚光电的股东及法定代表人,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始终无法获得品尚光电的历史股东信息。

  为了查阅品尚光电的档案资料,记者曾先后两次到梅州市工商局,希望能够查询品尚光电的档案资料,并按其此前在电话中沟通时的要求提供了单位介绍证明,但该局仍拒绝了记者的查询要求。其后,记者曾寻求一名律师的帮助,但这位律师同样无功而返,在工商局吃了闭门羹。

  拔出萝卜带出泥。勤上光电的问题,还不只存在于品尚光电这一个客户身上,同样的魅影,也在另两大客户身上闪现,这让勤上光电的销售数字蒙上了难以挥去的阴影。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位列2008年勤上光电内销五大客户第二、第三位的晶湛节能和芭顿照明,其股东与勤上光电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晶湛节能法定代表人黄就洪同时还是勤上光电的参股子公司股东。而这家在2008、2009年都没有营收的公司,却向勤上光电采购产品价值超千万。

  巧合的是,成立于2008年下半年的芭顿照明亦在当年就向勤上光电大量采购,并成为该年度第三大内销客户。

  不仅如此,这两家客户的注册办公地址竟出奇地一致,甚至和勤上光电子公司在同一楼互为邻居。不过,就在记者的实地调查中却发现,根本无法找到这两家公司。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