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隐性福利调查:补助卫生巾 节假日都发钱

提要:30岁的浩宇身家千万,却嫌经商没地位,开着奔驰去上公务员考试培训班,誓要考上公务员光宗耀祖。在哈市某媒体工作的王月(化名)花了近20万元的价格从某局一公务员手里买了一个“房号”,5楼,80多平方米,不挡光。

  2

  ●公务员是“铁饭碗”

  2004年,哈尔滨人江风(化名)大学毕业后凭着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个人素质应聘到了一家世界排名前十的外企,工作地点在北京。工作两年,江风的月薪已经达到了2万元以上,算上各种报销补助,月入3万元,每个季度、年终都有奖金,各种保险一一俱全,公司的其他待遇也能让他过上很体面的生活。但是,2009年,江风还是做出了人生的重要抉择,他放弃了外企的工作,考入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一些朋友对此很不理解,江风承认自己也确实是挣扎了好久,但最终还是选择当公务员。

  “这个工作毕竟是一辈子的铁饭碗,不出大的意外是不可能被辞退的,但外企就不一样了,不仅竞争激烈,一着不慎就可能丢掉工作,干着没有安全感。”江风说,第一个月发工资的时候,看着卡里的数字,他舒了一口气。“没有想象中那么低,基本工资是不高,但各种补助很多,最重要的是,当我退休后,我会一直赚着在职时一样的月薪,直到死,这个很吸引我。”江风考上公务员后,他的父母都很高兴,在他们眼中,这才是正经工作。

  据统计,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有近百万考生参加,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有104万考生参加,2011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人数飙升到129万,2012年达到133万。

  省政协委员冯洪滨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哭着喊着朝“体制内”奔去,宁可牺牲曾经的理想,也要勉为其难地“为人民服务”,究其因,稳定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考上公务员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

  在齐齐哈尔富裕县某税务部门工作的张红(化名)对这个铁饭碗更是情有独钟。当年大学毕业她放弃留在省会城市的机会,甘愿回到老家当一名体制内的公务员,不仅如此,她还鼓动自己做小学教师的老公放弃工作,考入了当地县政府,也成了体制内的人。在张红看来,这才是自己想要的稳定生活。“挣得肯定没有白领精英们多,但没有压力啊,不用扛业绩,不用担心被炒鱿鱼,干多干少都一样,混到年龄如果运气好再当个科长,挺开心的。”

  在黑龙江大学教授石敏看来,公务员工作的高度稳定性是催生“公考热”的一个关键因素。据国家人事部门统计,我国公务员的被辞退率约为0.05%,而市场中企业的辞退率则远高于此,在工作越来越难找的当下,更多的人选择端起这个“铁饭碗”也就不难理解了。

  3

  ●“隐性”福利名目繁多

  曾有媒体报道,某机关食堂一元钱就能吃饱吃好,能够吃到:“A餐:烧鸭、尖椒萝卜、菜心;B餐:花生焖猪手、尖椒萝卜、生菜,配汤是鸡骨草猪横脷汤”。有人讽刺说,公务员群体离“吃饭不要钱”的“共产主义”仅有半步之遥了。

  石敏认为,这点福利对公务员来说只是“毛毛雨”。记者曾见到过某省直女公务员的工资条,上面除了基本工资,各种名目的补助五花八门,就连女同志买卫生巾的钱都有补助,这是体制外的人根本无法享受到的。

  在哈尔滨市群力新区,在寸土寸金的沿江地带,公务员小区正在建设,只有公务员才有资格购买这里的房子,各单位论资排辈,按照级别、工作年限等等分面积,至于哪栋楼哪个楼层则需要抓阄。2011年,在周围房价已达一万平方米的情况下,公务员小区的房价据传只需要四千多,一时间,体制外的人都开始托关系找人,想要从体制内的人手里买房子。

  在哈市某媒体工作的王月(化名)花了近20万元的价格从某局一公务员手里买了一个“房号”,5楼,80多平方米,不挡光。2012年,一度被炒到30万元一个的“房号”价格开始回落,虽然自己可能比别的人多花了买“房号”的钱,但王月觉得值,“房子价格比市场价低了好多,买了只赚不赔。”王月觉得捡了便宜,而对公务员来说,单位分房,无论是以低价买到这套房子,还是以高价卖出“房号”,无疑都是多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石敏说,如果仅就工资来说,公务员的待遇并不优厚,但是评判一个职业的福利待遇并不能只从工资的多寡来衡量,而是要综合其他方面的各种要素进行权衡。企业员工退休之后只能够从社会统筹中获得原来工资的1/3作为退休金,而公务员却能够领取和在职时一样多的退休金。

  方舟(化名)是哈市某局副局长,车改后,单位不给配车,她每月可领到的车补就有1000多元,本身不会开车的她也没打算自己买车,揣着这笔车补,每天坐着通勤车上下班,她觉得也挺方便,如果平时公出办事,还是用单位的车。

  刚刚过完“三八节”,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开发区某机关工作的李丹丹(化名)拿到了300元的补助,一年到头,各种名目的补助应接不暇,每个季度发1000元的超市购物卡、秋天有秋菜款、“五一”、中秋、“十一”、元旦、春节……凡是节假日,单位都会发钱,少则三五百,多则上千元。“不仅我们在职的有,退休的人也有,体制内的单位就是好,退休了也一样能享受到各种福利待遇。”李丹丹说,她的姑姑是哈尔滨某工厂的退休工人,一个月才能领到1200元钱,而他们单位退休的处级干部,每个月都四五千元。“现在不是流行这句话吗,死也要死在体制内。”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