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指南之配套篇(2)
2.优良小区配套标准
·交通
交通是买房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四通八达、进出方便、有停车位,物业才算物尽其用。生活在人多车多的上海,买房的时候自然应该先把几个预选楼盘的交通状况拿来比较一下,具体如下:道路设施道路通过能力、设计的运行速度、实际运行速度及运行安全状况。
公共交通包括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的线路数,与市内各主要区域及上班所在地联系的广泛程度,公共交通工具运行起止时间、运行速度、票价,从房子所在地到公共交通点的距离,使用出租车的方便程度。
交通便利度包括经常经过的路段内路网通畅程度,是否经常堵车,到达市内主要地点是否便利等。交通管制包括行车路线、方向、时间、速度限制及车辆种类限制。此外,还要考虑有无固定停车场地,如没有,随时停车能否有保证也不能不考虑在内。
·环境
一个小区的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周边的地理环境(地段)和社区内的环境,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角度来看看。地段是所有购房者在购房时都很关注的,选择市区还是郊区要根据个人的需要而定。查看小区内部环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小区规模、布局、绿化、楼距、路况、车库、安全度等。
·布局
在居住区规划中,应使住宅布局合理,为保证每房都能获得规定的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要求条形住宅长轴外墙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即为日照间距,上海地区采用1.6-1.7H(H为前排住宅檐口和后排住宅底层窗台的高度差)。塔式住宅采用大于或等于1H的日照间距标准。如果住宅的日照间距不够,北面住宅的底层就不能获得有效日照。
·绿化
绿化做得好坏要用绿地率来衡量,绿地率指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点和占居住区总用地的百分比。值得注意的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绿地不包括阳台和屋顶的绿化,有些开发商会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由于居住区绿地在遮阳、防风防尘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关规范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应不低于30%,上海近郊居住区绿地率在35%以上为宜。
·楼距
两栋楼之间的距离最好超过24米为宜,而窗户也不能面对面地整齐排列,否则家中的一举一动在对面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私密性太差。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距离24米内能辨别对方,12米内能看清对方容貌。为避免视线干扰,多层住宅居室与居室之间的距离以不小于24米为宜,高层住宅的侧向间距宜大于20米。此外,若设计考虑不周,塔式住宅侧面窗与正面窗往往形成"通视"现象,选择住宅时应予以注意。
察看小区外部大环境,包括交通道路及车站设置,菜场及商业网点设施,学校、医疗机构、体育场所,噪音及污染等。
·优良小区配套设施
包括市政配套、生活配套两个方面。市政配套是指水、暖、气等。活动基础设施应包括:
教育设施: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等;
医疗卫生设施:卫生站、居住区门诊、医院;
文化体育设施: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场;
商业服务设施:综合食品商场、综合百货商场、集贸市场、药店及其他第三产业设施;
金融邮电设施:银行、邮局等;
行政管理设施: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居委会、房管机构等。
居住区内配套公建是否方便合理,是衡量居住区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稍大的居住小区内应设有小学,以排除城市交通对小学生上学路上的威胁,且住宅离小学校的距离应在300米左右(近则扰民,远则不便)。菜店、食品店、小型超市等居民每天都要光顾的基层商店配套,服务半径最好不要超过150米。
目前经常见到的"会所",指的就是住区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大多包括小区餐厅、茶馆、游泳池、健身房等体育设施。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普通老百姓购买的房子面积不会很大,购房者买的是80平方米的住宅,有了会所,他所享受的生活空间就会远远大于80平方米。随着居住意识越来越偏重私密性,休闲、社交的需求越来越大,会所将成为居住区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会所都有哪些设施,收费标准如何,是否对外营业,预计今后能否维持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等问题,也是购房者应当了解的内容。
>>了解更多楼市动态敬请关注娄底房产第一门户网站——娄底新浪乐居
>>或拨打娄底房产百事通400-606-6969转接各楼盘售楼部仅市话>>查看分机号<<
本文导航
- 购房指南之配套篇
- 购房指南之配套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