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降准时机竞猜:春节前央行降准可能性大增?
信息时报讯(记者 徐岚) 2013年,银行利率将如何变化?虽然节前物价上涨的压力越来越明显,但市场人士对于节前资金面的预测却呈现白热化趋势。新华社昨日刊文《本月降准预期加大》引发了市场的热烈讨论,有分析认为,受春节因素、外汇占款减少等等多种因素影响,预计1月下旬市场资金需求比较大,市场的资金状况将重回紧张局面,不排除央行会动用下调准备金率等手段释放流动性。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从往年情况来看,央行在春节前后的货币操作往往出人意料,具体情况或许要待去年12月经济数据出炉后才会明晰。
新华社称本月降准预期加大
新华社昨日两篇报道都涉及了对于今年货币政策的分析。第一篇《解析2013年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着力点》中认为,在经济初步企稳、外部流动性日渐泛滥的大背景下,在连续两年维持“稳健”基调后,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3年我国货币政策继续“稳健”。经济学家认为,与以往相比,尽管表述上同为“稳健”,但其内涵有了新内容。基于稳增长的需要,去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具有“稳中偏松”的特点,今年考虑到物价调控方面的压力,货币政策将实现真正的“稳健”,大幅收紧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均不大。
而另一篇《本月降准预期加大》则谈到了春节前后的货币政策预期。文章称,在市场人士看来,资金面的下一个扰动时点会在1月底,资金价格通常在春节前1到2周出现季节性上升。而由于1月份的财政存款由放转为收,再加上一季度无央票到期,这就意味着,市场流动性供给会出现明显缺口。在此背景下,新华社这篇报道认为,尽管公开市场操作空间较大,但后续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外汇占款以及财政存款因素均不容乐观,且今年1月份公开市场还有逾4000亿元的逆回购即将到期回笼,则央行1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时间点或在春节前
新华社的这篇分析引发了各方关注,有市场人士将其理解为“透风”。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高级经济师安国俊表示,虽然近期市场资金面宽松,但受春节因素、外汇占款减少等等多种因素影响,预计1月下旬市场资金需求比较大,市场的资金状况将重回紧张局面,不排除央行会动用下调准备金率等手段释放流动性。对于下调存准率的预期,安国俊分析,若调动存准率会考虑各方面综合因素,包括国际市场的货币流动性,国内的资金需求和投放量,以及管理通胀预期等。
但也有机构态度谨慎,交银国际分析师李苗献就认为,市场不宜对货币政策放松抱过高期望,“2013年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要小于去年,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不大”。李苗献给出的理由有三,一是经济在复苏而通胀压力在上升;二是城镇化战略刺激地方政府投资热情,央行有控制货币信贷以约束地方投资冲动的可能;三则在于美联储今年可能停止QE,这将减少中国央行的政策放松空间。
央行操作往往出人意料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每到春节前期市场都会燃起对于降准降息的预期,而央行的行动却往往出乎市场意料之外。最明显的例子在于2012年,当时春节前市场对于央行降准预期高企,然而央行却不为所动,仅仅是在公开市场采用逆回购的手法释放流动性。而统计局当年2月9日公布的1月CPI同比上涨4.5%,CPI“回潮”彻底浇熄了市场一片降息热情,让人意外的是,央行在2月18日突然宣布从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引来市场一片愕然。
有分析人士认为,央行近年来在春节前后的货币操作颇难以琢磨,具体情况或许要待去年12月经济数据出炉后才会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