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应建一座胜利纪念馆 见证抗战胜利为英雄立碑

  “南京需要一座‘抗战胜利纪念馆’,以改变‘悲情’的城市属性。”在人大会的分组审议中,人大代表朱成山说,南京不仅需要一座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来记录创伤,更得有一座“胜利纪念馆”见证曾经的光荣。

  朱成山说,1945年,侵华日军在南京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目前这方面史料、文物已经储存了一定数量。他认为,相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南京具备规模的文化场馆数量太少,目前在全国甚至世界有影响力的,仅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座。据介绍,2012年,纪念馆游客量达到650万人次,已接近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年游客量700万人次的水平。

  “南京此前就错失了一个机会,被其他城市‘抢走’了文化资源。”朱成山举例说,2008年,安徽巢湖斥资7亿建成规模宏大的渡江战役纪念馆,相比之下,南京1984年建的渡江纪念馆就显得非常老旧,虽然2009年修建新馆,但规模还是不够。

  此外朱成山还建议,应为每个在抗日战争“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将军立碑。“据统计在南京保卫战中,共有1万余名将士牺牲,其中将军11人。”据史学家研究,目前已经确定了8位将军的牺牲地点,例如易安华将军牺牲于光华门,谢承瑞将军在挹江门殉国。“设立的石碑不必高大,但需要分出独立的区域,让大家记住他们为国捐躯的地点。”朱成山说。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