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往事之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2005)

  东莞,一座古城,起步于制造,发达于制造,扬名于制造。她给人们制造快乐,原因是她是“世界玩具之都”;她让人们奔跑如飞,原因是她是“世界鞋业之都”;她让人们的表达和思考提速,原因是她是 “世界电脑之都”.--这段话是2004年11月6日东莞被评为“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颁奖词。它概括了东莞曾经的辉煌,也对东莞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难道东莞除了成为工业城市,它就不能成为旅游城市、宜居城市吗?2005年的东莞到底是什么样呢?

  

  2005年,东莞实施“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四项工程”,认真开展“四清理”工作,经济社会形势呈现出增长有力、扩张有度、效益向好、发展协调的特点。国民经济继续坚持平稳健康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为 “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与此同时,东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温和上升,比上年上升2.4%,居民生活成本增加逐步显现。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3.0%,服务项目价格上升0.4%.在消费品价格中,食品价格上升6.5%.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0.97%.

  生活成本在增加,生活环境却在变差。2005年,东莞市全年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达数万吨,而工业粉尘也达到了1.7万吨之多。原因是大气污染而导致的酸雨就显得特别频繁,由此而导致的空气质量下降直接地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各种与呼吸系统有关的疾病的发病率也急剧攀升,所以此时的东莞多呼吸道疾病,鼻炎,鼻窦炎的病患者。

  不过在2005年元月份,东莞市拟定(为什么不是制定?)了一个环保规划:从2005年至2020年,在未来15年里,东莞将陆续投入 235亿元,用于解决东莞水环境污染问题。到2020年,东莞水环境污染问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而且之前早在2003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修路、建城、治水、整山”八字方针,把建设大岭山、黄旗山、大屏嶂、水濂山、同沙等5个森林公园列为城建工作的重点。以整合森林资源为主体,以山水自然生态保护培育为主要功能,大力建设森林公园。2004年以来,市财政共投放专项资金6亿元,地方配套专项资金25亿元,进行森林公园主要进出口通道建设、园内路网建设、窝棚清理、景观树种套种、山体修复以及景观景点建设。虽然环境整治形势严峻,环保整治力度较2004年投入减少。2005年,市里投放5000多万元,规划建设银瓶嘴森林公园,总面积124平方公里。

  2005年的东莞,国民经济在发展,居民生活成本在增加,整个城市环境在变差。2005年的东莞,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亦是有喜有悲。

  喜的是这一年对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来说,是名气大增的一年。当年10月1日,“十万人民齐颂祖国”活动拉开第二届中国东莞观音山健康文化节的序幕,该活动是当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唯一的广东新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10月2日《精彩中国?纵横黄金周》特别节目中进行了重点播出;东莞电视台对开幕式进行了现场直播;另外,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人民政协报、中国旅游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微博)、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东莞日报等报刊杂志以及搜狐、新浪等网络媒体都进行了详尽的报道。同年12月,全国政协礼堂内“十万人齐颂祖国”图片展开幕,全国政协王文元副主席亲临剪彩;

  更可喜的是这一年对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来说,还是确定名分的一年。2005年12月23日,观音山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正式命名为“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国内首家民营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东莞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并在2006年8月31日同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起成为首批获得中国国家森林公园专用标志使用授权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悲的是,自从“三禁书记”到东莞,观音山在发展道路上总能遇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阻碍,而这背后,总能发现有“三禁书记”的影子。从 2004年起,为了提升品牌价值和管理水平,为当地文化、经济、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观音山开始着手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准备工作。2005年起观音山向东莞市林业局报送了有关申报材料,请求批准和支持。但在“三禁书记”的指使下,市林业局以没有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先例等理由不同意申报。2005年3月,观音山又向樟木头镇政府书面报告有关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情况和面临的困难,请镇政府向市林业局报送有关资料,支持帮助公园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但镇政府也以没有先例为由拒绝支持,观音山前后三次送给镇政府的整套申报资料均无果而终并消失得无影无踪。

  2005年7月20日国家林业局颁布施行《国家级森林公园设立、撤销、合并、改变经营范围或者变更隶属关系审批管理办法》,其中第四条规定 “申请设立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应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的书面意见。”由于得不到市林业局和镇政府的支持,观音山不得已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公园管理办法》(1993年12月11日 林业部第3号令发布的)第七条 “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图表、照片等资料,报林业部审批。”的规定,直接向省林业局申报,并获得支持,且经省林业局和国家林业局审核,最终获得“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名称。

  为什么“三禁书记”自2004年起不愿意观音山成为东莞首家“国家森林公园”?其目的何在?在2005年观音山申报成功后为什么东莞市不认可?当时的东莞市林业局长罗松茂居然跑到广东省林业局大吵大闹,要求撤销观音山的国家级级别,其目的又何在?“三禁书记”等人的所作所为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是原因是一旦观音山被冠于“国”字,将是十分不利于“三禁书记”的侵占!

  就这样,由名分一事,开启了“三禁书记”对观音山森林公园的压制,开启了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艰难困苦的发展历程。到底“三禁书记”在后来还对观音山森林公园做了哪些坏事情?一个民营森林公园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敬请关注《东莞往事》系列报道。来源:青年导报网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