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明城墙陪你骑着自行车健身 今年将建百公里绿色步道
启动100条林荫大道提升、100公里绿色步道建设,推进慢行系统、自行车道、小游园等绿道建设。这是今年着重推进民生实事的项目之一,南京市园林局局长黄辉表示,100条林荫大道提升工作已经开始实施,正对部分道路的枯枝进行修剪。
香樟也可成“林荫大道” 种什么做行道树将有规划
“林荫大道是有标准的。”黄辉介绍说,比如树冠的覆盖率等,具体是哪100条道路园林局已经基本排好计划。可以肯定的是,类似长江路这样以法桐为行道树的主干道,肯定入围,冬季是修剪的好时机,目前已经先行对这些道路的枯枝进行修剪。“修剪不仅仅是让法桐更好地生长,还会考虑到美观,给它们做个‘美容’。”黄辉说,行道树剪与不剪,一直有争论,未来会采用新的辅助手段,通过先进的仪器为行道树进行“体检”,“有的表面枝繁叶茂,其实长得并不好,通过仪器能辨别。”
提到林荫大道,南京人首先想到的是道路两侧种满了高大的法桐。“不仅仅是法桐。”黄辉说,比如四车道的道路,两侧长的是大一点的香樟,也能达到林荫大道的标准。眼下,园林局正在做一项调研,在南京,哪些树种适合做行道树,会结合全市道路出新、建设做好规划。
绿色步道在紫金山脚下 还顺滨江风光带沿水而建
“沿山”、“沿墙”和“沿水”是100公里绿色步道建设择址的关键词。黄辉介绍说,比如现在的紫金山上下山的道路有坡度,骑自行车比较危险,会在紫金山脚下再建一段步道。考虑到有行人和自行车道,在道路情况允许的前提下,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是分开的,不能相互干扰,“就是为市民休闲健身服务的,要保证安全和舒适度。”黄辉说,老山脚下也会建设一段。主城区范围内的明城墙,也将通过绿色步道的建设尽量连接起来,“应该是局部连贯。”黄辉说,让市民可以骑着自行车健身,还能感受城墙的沧桑。“沿水”则是以滨江风光带为主线,结合河道整治,建设一批绿色步道,像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南北十里沟都有计划。 扬子晚报记者 杨娟 陈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