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道高考作文题 都是咱们的青春之歌

提要:潘为中很清楚的记得他当年高考的分数,352分,考上了四川财经学院(今西南财经大学),成为西南财大的第一届学生,而当时的恋人也成为了他现在的妻子。1991年 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年 ①记叙;

  今天,就是高三学子决战考场的日子了,今年的作文题目又会是什么呢?6月5日,本报官方微博原创的一则关于高考作文题目的帖子,引起无数网友共鸣,“当年你写过的作文题是‘酸甜苦辣说高考’还是‘难题’”?本报官博总结了从1978年以来历届重庆高考作文题,这些关乎高考的岁月,也勾起了无数人对那些时代的青春记忆。

  · ·

  · ·

  · ·

  20世纪70年代 28岁考生,摇着蒲扇做“缩写”题

  今年63岁的潘为中,1978年参加高考。“1965年,我就参加工作了,28岁时参加的高考。”潘为中说,为了考好作文自己精心准备了很久,上考场一看,作文竟然是要求缩写,题目是“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而且字数还限制在300字左右。为了不超出字数限制,潘为中采取了简写、缩写的方式,比如‘说道’、‘说过’全部用古文的‘曰’代替,能用成语的地方就不用白话,写得跟文言文一样。潘为中称,高考三天的天气很热,那时候没风扇,每个考生都带着蒲扇。

  潘为中回忆,那时的高考只考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五科,英语可考可不考。他说,当年报名程序比较复杂,需要先提申请,经过单位批准才能参加考试。考前斗志高昂的原因还因为恋人的一句话:“必须考上大学才结婚!”

  潘为中很清楚的记得他当年高考的分数,352分,考上了四川财经学院(今西南财经大学),成为西南财大的第一届学生,而当时的恋人也成为了他现在的妻子。

  20世纪80年代 挤在小桌椅上,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年向远春参加高考时才17岁,他对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记忆犹新。向远春告诉记者,记忆深刻的原因是,作文题目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抒发的正是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他看来,这个作文题目对当时的同学们来说不偏不难,而大家作文的方向也比较一致,大都是以写“爱国,报国”为主。

  向远春说,他是江北2中(现渝北中学)的学生,他参加高考那年所在的考场是江北2中旁边的一个小学。“因为是小学生的桌椅,考试的时候脚都伸不直。”他笑称,虽然坐起不舒服,不过并没有影响考试的发挥。向远春还说,80年代条件比较艰苦,以前在学校读书时一周才吃一顿肉,但是在高考那几天,学校很重视,每天食堂都给学生弄了荤菜,不过那三天每顿荤菜都是洋葱炒肉片,“吃得我好腻”。向远春的妻子也是在1982年参加高考,两人一文一理,分别考取了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和重庆大学。

  20世纪90年代 温暖至今,考前收到班主任巧克力

  1991年的高考理科生魏华,在29中参加的高考。当年作文题目是在“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中选一个写议论文,他选择了“近墨者未必黑”。“作文题目不算太难。”他说,参加高考自己一点都不紧张,考前很放松,玩疯了。不过,在进考场前,班主任递给自己一块巧克力,给了他莫大鼓励,让他至今想起都很温暖。

  1998年参加高考的庞雷面对的作文题目是“战胜脆弱”,“因为深有感触,所以写作文时得心应手。”庞雷告诉记者,现在还记得自己作文的内容,在他初中考高中时,就差0.5分考入巴蜀中学,这件事令他一度很颓废。而他的作文就写了自己从消沉到振作的励志故事。庞雷说,当年语文考了122分,自己算了一下分数,作文得了54分。

  21世纪00年代 想起患病班主任,写作文时想哭

  2002年参加高考的徐澍,回忆起2002年的高考,历历在目。“我们考试时间从3天缩短为2天,是第一届考文综和理综的学生。”他说,当年他的考点在3中,怕早上考试堵车,爸爸特地让他住了酒店的“高考房”。他回忆,高考那两天晚上都在下雨,天气很凉爽。徐澍说,作文题目是《心灵的选择》,“作文写的是我和妈妈生活中的点滴,主要是写我成长中的几个叛逆小故事,以及妈妈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写着写着感觉就来了。”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2009级的朱杰说,她参加高考时的作文题目是《我与故事》,写作文时,想起教过她的老师,最令人感动的是高中班主任。“高考前,班主任献血时被查出患了乙肝,还属于情况特别严重的那种。想起他怎样让我喜欢上语文、怎样提高我的成绩、怎样教我做人。”朱杰说,当时她一边想一边哭,想把这些事情通过另一种方式给留下来,就把它写成了高考作文。

  21世纪10年代 在摄像头监视下,做这道“难题”

  2010年的高考语文作文是《难题》。考前三个月,就一直喝保健品,并想以此来提高记忆力的郑红梅告诉记者,自己高考前的那几天感觉压力特别大,还失眠。她语文成绩特别差,一到语文考试就头疼,尤其怕写作文。

  语文考试的前一晚,她早早的喝下了一大杯牛奶,准备睡觉,可不仅不能入睡,隔半个小时还特别想去上厕所,第二天一大早考试,头昏沉沉的,看到作文题目,紧张得不行,大脑瞬间一片空白。郑红梅说,写这个作文就好像高考给她出了一个难题,现在已经忘记当初是怎样写完作文的,只记得一进考场时,考场老师神情特别严肃,而且教室后面还装有摄像头,感觉摄像头一直在盯着自己看,就更紧张了。“自己迷迷糊糊就写完了影响一生的高考语文作文,这个‘难题’契合主题,还真是一语双关啊。”

  1978年~2011年

  重庆市作文题

  1978年 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年 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年 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年 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年 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 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1984年 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年 “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年 “树木 森林 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年 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年 习惯

  1989年 “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年 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91年 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年 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年 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年 尝试

  1995年 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例如《麻雀与燕子的对话》、《黄鹂与鹦鹉的对话》等),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

  1996年 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年 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1998年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年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年 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

  2001年 诚信

  2002年 心灵的选择

  2003年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4年 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作文。

  2005年 1、以《筷子》为题,写一篇两百字以上的说明文。2、题目《自嘲》,写一篇除诗歌以外的任何文体600字以上的文章。

  2006年 1、车站一瞥,请写一篇描述性的文章,200字。2、请以“走与停”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2007年 酸甜苦辣说高考,请结合你的自身体会,写一篇高考体会的文章。

  2008年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009年 《我与故事》

  2010年 “难题”

  2011年 请结合材料与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12年 …… ……

  观点

  高考作文命题反映时代的变迁

  昨日,巴蜀中学语文教研组主任田贵远也对各个时代的作文命题进行了分析,他说,各个时代的作文题目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一方面和高考改革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时代变迁。

  70年代:是刚刚恢复高考的时代,在命题方面还不完全成熟,更多的是反映当时社会氛围,以及民族振兴的期望。

  80年代:作文命题进行了改变和尝试,题目更多的从考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同时开始关注社会热点。比如1986年的作文题目《树木 森林 气候》就是最好的体现,关注的气候与环境问题。像作文《画蛋》就是提倡一种实事求是,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和治学之风。

  90年代:作文题目以材料作文居多,开始更多关注社会道德问题,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比如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考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1世纪:话题作文成为主流,关注面拓广,题目更贴近学生的自我内心世界,同时也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比如2001年以“诚信”为主题,从大处讲是“以德治国”的要求,小处而言,则是个人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