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奈良的高龄木制建筑(组图)

这座位于日本奈良的联排建筑已有200多年历史,经过古村理建筑事务所改造之后,保留了原先的木制架构,但内部空间重新铺建,在传统日式风格中融入现代元素,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一面可以移动的泥土墙。低调内敛  日本人Tadashi Yoshimura和生于台湾的 Yihsuan Lin于2006年创办了古村理建筑事务所,此后一直致力于传统日式风格的建筑设计。

 来源:中奢网 

    这座位于日本奈良的联排建筑已有200多年历史,经过古村理建筑事务所改造之后,保留了原先的木制架构,但内部空间重新铺建,在传统日式风格中融入现代元素,其中最大的亮点是一面可以移动的泥土墙。


木材工艺

  早在明治时期,日本民居大多是木制结构,那时的木材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技艺水平,而建筑与园林环境的融合也早就形成传统。这里要介绍的就是一个百年老木屋的改造案例,将其命名为“Wood Old House”真是再合适不过,因为整个建筑以柳杉木为主体材料,并且它已有200多岁的高龄。


淳朴内饰

  和建筑年龄形成反差的是,业主方是一户年轻的三口之家。负责这一改造项目的则是日本古村理建筑事务所(TadashiYoshimura Architects),这也是他们最近刚刚完成的项目。在改造过程中,除了房屋的联排结构和外立面维持原样之外,内部几乎是改头换面。其中最大的变化是泥土材质的介入,打破了室内全部为木材的单一性,有意思的是,泥土并非直接被糊在墙壁上,而是选择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呈现方式——滑动式的““”形结构。这个““”形的泥土墙面如同一个可脱卸的内胆,在室内的时候充当墙壁与天花板,夏天移出室外的时候就是一个回廊或遮阳篷。在它的下方还安装了一排长条木板,可以用于充当置物架或者座椅。


历史感的建筑

  改造的时候房子内部被全部掏空,使原本的旧木条和碎砖块全部暴露出来,不作任何涂饰,肌理及色彩一目了然,被设计师称作“材料的自明性”。在这个可移动泥土墙面的后方以及顶部其实还有很大的空间,房屋尖顶内部的每一根檩条也都看得清清楚楚,虽然历史久远,却依旧结实牢固,有些连接处甚至采用的是不见一颗螺丝钉的榫卯工艺,令人称绝。设计师选择将看似伤痕累累的原迹展现出来,就是为了向祖先的传统工艺致敬,让建筑的整体感觉更显厚重。


传统建筑

  在把室内全部打通之后,设计师重新布局,地面铺上木地板和草席,沿袭旧屋的榻榻米格局,其中还在下沉式空间填入绿植,看起来像是平地之上陡然开出了一簇鲜花,这是十分聪明的设计,因为当把绿植移出,再在原处架上矮桌,席地而坐之时便有了搁脚的空间。榻榻米的深色直线边框正好勾勒出了地板的几何外形,与泥土墙面的木条饰带相呼应。除此之外,纸糊拉门和纸制球形灯饰也都是日本传统家居不可或缺的元素,只不过都经过了改良,更适合现代家居环境的使用。盥洗区域和厨房各自“圈地”,没有作很正式的分隔,而是用与地板同样材质的木板围出一个半开放式空间,这两处也是整个屋子里最现代化的部分。厨房案台的背后还专门定制了一个多层置物架,瓶瓶罐罐全部摆在上面,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陶艺品的展示区。值得一说的是,在日式和屋的空间中很少使用硬性隔断,只是用水平线条描画出空间范围,让空间显得开阔和优雅。


开阔空间

  为了能更真实地还原传统农家风貌,设计师在庭院的布置上也下了一番功夫。日本的建筑本来就讲究与大自然的结合,强调空间的灵动性,因此Wood Old House也因地制宜地将周边景色的利用发挥到极致。在园林的设计上,没有用鲜艳的花木或者具体的雕塑来表达,而是以符合建筑气质的、低调内敛的青树及岩石打造曲径通幽、廊屋相接的景致,透着一种深沉的寂静和安详。


低调内敛

  日本人Tadashi Yoshimura和生于台湾的 Yihsuan Lin于2006年创办了古村理建筑事务所,此后一直致力于传统日式风格的建筑设计。Tadashi Yoshimura告诉我们,传统的日式建筑除了强调不对称的美观性之外,也必须考虑到地震多发的因素。“日本传统建筑结构其实与中国类似,都是梁柱、斗拱结构体系,只不过日本建筑更喜欢用纤细的柱子而非墙壁来支撑,这种看似单薄和易变的结构其实正是安全的保障,因为柱子下端深埋进许多大石块,石块的一部分埋在土中,这些柱子穿过房屋,直到屋顶。”Wood Old House的改造项目,也是目前他们最满意的作品。


古典建筑气质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