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国博诞生始末 10份准国博设计图首次亮相

提要:国际招标方案之一的中国建筑科学院和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联合体的设计方案,成为中标方案。新国博也可能是这样的――今天起,2004年的10份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建筑设计方案首次集体亮相,揭秘这座新博物馆的诞生始末。


国际招标方案之一的中国建筑科学院和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联合体的设计方案,成为中标方案。



建筑设计展通过大量图片和模型展示了国家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和实施方案的产生过程。

  新国博也可能是这样的――今天起,2004年的10份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建筑设计方案首次集体亮相,揭秘这座新博物馆的诞生始末。

   “国家博物馆新馆的设计、施工过程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得到了文化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在这里由衷致谢。”昨天举行的小型发布会上,国博馆长吕章申在讲话中多次提到感谢。他介绍,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建筑设计展览》占展厅面积1364平方米,共展出国博建筑设计及建设施工的珍贵图纸及照片资料200多张。主要内容包含200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工程建筑设计方案国际招标”入围方案10个,以及多次修改中标方案的过程。

   首轮竞标:新馆不能太新潮

   2004年2月,国博宣布改扩建方案全球招标,11家世界各地的知名设计单位或设计联合体通过了资格预审。但其中一家在评标时迟到,被取消了参评资格。因此,最终收到的工程建筑设计方案一共10份。

   如今,这些各具特色的设计方案在展厅内一字摆开。为了增加博物馆的面积,它们要么选择在老馆内部空地加“芯”,要么在老馆周边搭建新馆,然而现代感过强,成为不少方案的“硬伤”:

   第1个设计方案是一家澳大利亚公司设计,选择在老馆东侧兴建一组独立的“方盒子”;

   第2个设计方案是国内一家高等院校设计,老馆东侧新建了一组玻璃建筑,造型类似公交车站的候车厅;

   第3个设计方案是日本一家公司设计,除了将老馆中空部分填满,东侧还兴建了三座独立建筑,显得“鹤立鸡群”;

   第4个设计方案是德国公司提供的,外部建筑基本维持原状,但内部的报告厅、发布厅等布局像散落的石块般,略显随意;

   第5个设计方案是荷兰公司设计,整座建筑有两排硕大的展示橱窗,现代感十足;

   第6个设计方案来自瑞士,外部结构虽然波澜不惊,但内部布局像座“迷宫”;

   第7个设计方案出自澳大利亚,新建筑东墙外观花俏;

   第8个设计方案出自英国,基本维持了老馆外观,但新增了玻璃、钢筋装饰;

   第9个和第10个设计方案均来自美国,一个不改变老馆外观,在中间新建一座建筑,高高的玻璃屋顶探出老馆;一座则用高矮不同的围墙将博物馆团团围住。

   “我们追求的是新老建筑之间延续的发展,应该没有过多的冲突。”国博副馆长都海江指着展厅中间的两座模型说,“一边是老国博,一边是新国博。猛一眼看上去,几乎难辨新旧,没有任何突兀。这就是首轮竞标时的基本要求。”

   本着“新馆不能太新潮”的原则,经过第一轮专家评审,4号、8号和9号方案入围。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