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轩集团:与成功集团的“合体式”联姻

提要:它们曾经是两家公司,在同一个行业里,平行游走,没有任何往来,各自拥有独立的品牌。华轩集团很年轻,刚成立3年,成功集团很悠久,在摸爬滚打了20年后,登上了铝幕墙行业金字塔的顶端。2011年9月,这两家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彻底合体,变身成了一家企业,共同拥有了两个品牌:华轩和成功。

  它们曾经是两家公司,在同一个行业里,平行游走,没有任何往来,各自拥有独立的品牌。华轩集团很年轻,刚成立3年,成功集团很悠久,在摸爬滚打了20年后,登上了铝幕墙行业金字塔的顶端。2011年9月,这两家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彻底合体,变身成了一家企业,共同拥有了两个品牌:华轩和成功。

  两大集团合体式联姻

华轩集团董事副总裁 李星

  华轩集团和成功集团,这两家企业现在到底什么关系,用百度怎么搜索都只能看到,2011年9月,在华轩集团的网页上出现的一条短新闻:“华轩集团与香港成功集团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成为铝幕墙行业的一大盛事,为行业整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两个集团的合作为铝幕墙行业的规范和良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这段新闻像个烟雾弹,让人误认为这只是两家公司间极其常见的业务往来,而华轩集团董事副总裁李星给记者的名片,清清楚楚的显示,香港成功集团已经成为了华轩集团的下属企业。而李星本人原是成功集团的董事,在成功集团工作了15年,而在这之前,这两家企业完全没有任何的关联。

  抢夺金字塔的中间层

  成功集团董事长陈燕南先生介绍,成立20年的香港成功国际以高端的品质和价位在国内外和港澳台地区参与各类建筑幕墙工程的建设超过九百个,,典型工程有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琶州会展中心等知名建筑以及20多个机场。成功集团牢牢的占据了行业金字塔的顶端。

成功集团董事长 陈燕南

  为何两大集团要合并?为何要用“成功”和“华轩”两个品牌?实际上,近年随着全国各地兴起的地标热和高端商圈热,铝幕墙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成功集团与华轩集团的合并源于借势抢夺中端市场。李星告诉记者:“尽管在高端市场上,“成功”这个品牌拿到的70-80%的占有率,然而市场本身是金字塔型结构,我们这个行业的前十名市场占有率之和达不到整体行业的10%,产业集中度非常低。为满足不同层面客户的需求,在市场份额相对较大的中高端市场上开辟“华轩”这个品牌,用中高两个不同档次的品牌能产生一种协同效应使得我们的市场占有率能够快速地提高。”

  跳出行业看品牌

  在李星看来,多品牌发展是一个很诱人的口号,然而不是所有企业打造的每个品牌都很成功,一化妆品为例:每个子品牌的失败都意味着五千万以上的投资打了水漂。华轩集团没有重新创立新的品牌,而是很谨慎通过合并抱团运作了两个界定分明的品牌。同时在品牌的运作、管理这两个方面各成体系。

  对品牌运作有独到心得的李星这样解释:“就像全球品牌运作最好的宝洁公司一样,它拥有很多洗发水的品牌,但是每个品牌的要求和客户群体是不一样的,不会形成内斗。我们的品牌也一样,销售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包括产品的配件都完全不一样。这使得我们的客户能够非常明显地辨别出这是成功的产品、这是华轩的产品。而华轩的中端定位决定了华轩以及与华轩相同的这么一批企业中端市场份额比成功的要大得多。”

  细分市场,研发新品

  自从两大集团结合后,华轩凭借成功的技术优势开始了扩张之路,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成立了东南西北四大营销中心,在广东华轩、西南华轩、华东华轩三大生产基地的基础上,2012年年底在华北地区可能还会建一个生产基地。两大集团的原材料的采购量比以前增长了5倍,极大的提升了产品供应量和议价能力。

  同时,公司研发能力大大加强,产品也越发的多样化,陈燕南介绍,除了以前纯粹的做铝单板,现在公司还做一些异形板、双曲板,表面处理上增加了真石漆,木纹漆,内装饰的蜂窝板、天花吊顶。好的产品研发是需要付出成本代价的,以真石漆铝板为例,不惜代价采用日本真石漆技术,真正能够做到5年以上不剥落不变色不开裂。李星坦言,在国内漆类企业中还没有这套工艺。

  更进一步的是,作为服务建筑的铝幕墙企业,华轩开发出符合城市建筑体设计功能的智能遮阳的太阳能光电系统,这是固定在幕墙上加装了非晶硅的第三代太阳能膜的智能百叶,随着太阳光线的强弱变化百页会自动地开合。

关键词:新浪  铝幕墙  铝单板  扩张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