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逊儿子疑似生父出现 揭秘时代巨星的离奇死因

打电话的人请求立即派救护车前来协助,因为私人医生对杰克逊进行心肺复苏急救,这名男星完全没有反应。杰克逊私人医生默里给杰克逊服用一种强力麻醉药,帮助他入睡,岂料一睡不醒,警方相信正是那种药物夺去杰克逊的性命。

  近日,迈克尔-杰克逊的前任私人保镖迈特-菲迪斯向媒体爆料称,自己是迈克尔-杰克逊最小的孩子布兰科特的生理父亲!并要求做DNA亲子鉴定。虽然不知道这位先生此举是何目的,但这一事件又再次让我们回忆起了那位影响了世界乐坛的时代巨星。在半个世纪里,一个又一个巨星离开了我们,而且很多都是毫无征兆的猝死。比如,玛丽莲梦露、李小龙、邓丽君,迈克杰克逊,他们是20世纪下半叶的“四大天王”,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但是他们的死因至今还是未解之谜,引发人们的种种猜测……

  70-80年代 “流星天王”迈克杰克逊

  1980年代轰动全球的“流星天王”迈克杰克逊2009年6月25日下午于洛杉矶过世,享年50岁。

  来自洛杉矶的求救电话

  洛杉矶消防单位公布的报案通话纪录中显示,911报案中心6月25日中午12时21分接到从杰克逊在洛杉矶地区荷尔贝山(Holmby Hills)豪宅打来的求救电话,打电话的人说杰克逊昏迷不醒、没有呼吸,昏迷当时只有一名目击者在场,就是这位男星的私人医生。

  打电话的人请求立即派救护车前来协助,因为私人医生对杰克逊进行心肺复苏急救,这名男星完全没有反应。

  “健康补药”

  TMZ网站6月27日引述未具名消息来源指出,迈克杰克逊25日上午约11时30分,曾注射了针剂止痛药配西汀(Demerol),不久后他就陷入昏迷,心脏停止跳动。

  配西汀属于鸦片类的针剂止痛药,在医疗上常用来纾缓中度或重度疼痛,例如癌症患者及手术之后的疼痛。缺点则是具有高度成瘾性,如果长期使用也会造成严重副作用。

  TMZ报道称,杰克逊注射配西汀成瘾,还帮它取了个绰号叫做“健康补药”(health tonic)。

  缄默的私人医生

  美国流行歌星迈克尔杰克逊意外死亡一个多星期后,针对其死因的调查逐步深入,有关他是因过量使用镇静剂致死的猜测开始充斥媒体。

  国外娱乐新闻网站曝料说,杰克逊曾辗转于当地多个医生的诊所,以门诊患者的身份要求对他的轻微疾病进行麻醉治疗。该网站还透露,杰克逊的遗体上有数十处针头注射的痕迹。

  杰克逊6月25日死后,警方在他家中发现了许多镇静类药物,其中包括强效静脉注射麻醉剂丙泊酚,这是一种通常只在手术室和诊所使用的麻醉剂。

  杰克逊私人医生默里给杰克逊服用一种强力麻醉药,帮助他入睡,岂料一睡不醒,警方相信正是那种药物夺去杰克逊的性命。

  默里的辩护律师一直拒绝对此进行评论。

  医生将会被控谋杀罪

  美国当地时间7月7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7月8日清晨),迈克尔.杰克逊公众追悼会将在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举行。杰克逊葬礼紧锣密鼓筹备之际,关于杰克逊的死因也在继续调查中。

  警方在杰克逊家中搜到了强力麻醉药丙泊酚,也锁定了曾为杰克逊服务的五位医生,以期查到究竟是谁给杰克逊开了强力处方药。不过,警方的调查很可能无功而返,因为在洛杉矶给演艺圈明星看病的医生们大多用化名,而且他们的病人开药记录表也经常不翼而飞,要想追查到真相的确很难。

  但这些医生并非一点踪迹都不留,很多医生目前都在使用MD系统下运行的医学软件,医生们通过该软件输入病人姓名、开药量、药物种类、以及具体治疗方案等。据悉,这些数据是无法从服务器上删除的,即便有医生删除了病人用药记录表,服务器也会记下操作者的姓名和操作日期。如果给杰克逊开具强力麻醉药的医生最终找到,该医生将会被控谋杀罪。

  随着美国官方对于迈克尔·杰克逊的死因调查的不断深入,杰克逊的私人医生康纳德·默里在生活中的问题也不断被曝光。原来他不但曾因对前女友施暴被捕,还有很严重的财政问题。他与杰克逊签约时,欠别人至少78万美元的债款。如果检察官提出指控,默里的这些财政问题“可能会成为他以金钱为目的犯罪的动机证明之一,证明他有动机在没有医疗需要的情况下开麻醉剂。”

  另外,有消息指杰克逊的死亡时间比官方公布的中午早至少4小时,而他因习惯在私人医生默里的房间内打麻醉剂和睡觉,故相信其死在默里的床上。而被指不收分文放弃抚养权的杰克逊前妻,则被曝实际收了约人民币3000万元。

  药店和死亡有关

  位于拉斯韦加斯的一家名为Applied Pharmacy Services的药店可能和杰克逊的死亡有关,警方展开了调查。

  他们搜查了这家药店,杰克逊死亡前数小时使用的强力麻醉剂丙泊酚就是其私人医生莫瑞从这家药店购买的,而药店也承认曾向莫瑞出售丙泊酚。

  毒品管制局的一名负责人说,调查人员在药店搜寻了所有文件档案和电子记录,药店工作人员给予了配合。

  私人医生康拉德·穆里首次打破沉默:“我很好”

  日前,已被警方锁定为迈克尔·杰克逊死亡事件最大嫌疑人、私人医生康拉德·穆里首次打破沉默,通过一段视频向朋友说:“我很好”。这段时长一分钟的视频是18日发在YouTube网站上的,这也是穆里在杰克逊死后首次公开发言,穆里先是感谢了他的病人和朋友对他的支持,但对于杰克逊之死,穆里撇清说:“我已经做了所有我能做的事。我讲出了事实,我也相信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

  穆里此前涉嫌为杰克逊注射过量的麻醉剂,从而导致其心脏停跳,杰克逊母亲打算上法院控告他“误杀”,不过穆里通过律师否认有任何错误的操作。

  50年代 ----“性感女神” 玛丽莲梦露

  梦露死因 两种不同的解读版本

  “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美国好莱坞影星玛丽莲-梦露去世几十年来,她的死因如重重迷雾包围般依旧神秘。梦露在1962年离奇死亡,她的死因有两种版本:官方的说法是梦露死于服药过量;但民间却一直盛传梦露是被美国情报机构暗杀而死。《华盛顿邮报》调查记者乔·史蒂芬获得的部分绝密文件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在她去世46年后,大多数关于她的官方调查文件仍被列为高级机密。FBI关于玛丽莲·梦露的文件有数千页,但至今解密的文件仍然不到200页,FBI称梦露的相关文件和国家安全有关。直至近年,根据美国自由信息法,FBI才不得不解密了另外500页关于梦露的文件。《华盛顿邮报》调查记者乔-史蒂芬获得了一些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解密文件,首次发现梦露之死与情报机构有关。

  FBI的绝密文件

  这些绝密文件记载,1973年夏天,美国犹太裔著名作家诺曼-梅勒刚刚出版了一本新书,其中披露FBI窃听的电话记录显示,1962年梦露死前曾给白宫打过电话。这本书还暗示着,梦露的死因与FBI有种种联系。一名专栏作家随后拨通了FBI洛杉矶办公室的电话,要求证实梅勒的质疑,此事让联邦调查局异常恼火。

  一份FBI的绝密备忘录记载:“梅勒暗示,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CIA)都有谋杀梦露的强烈动机,目的是为了让肯尼迪家族难堪。梅勒是一个行为古怪的人,但却是一位著名的作家,情报机构希望找到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以对梅勒书中的质疑做出辩解。”

  这些以前从未公布于众的文件显示了梦露和一名流亡墨西哥的亲苏美国人弗里德里克·范德比尔特·菲尔德具有密切的关系。菲尔德是19世纪“最富有的美国人”范德比尔特的玄孙,然而他却选择放弃继承7200万美元的遗产,加入了美国社会党。1940年,菲尔德成了“美国和平动员”组织的领袖,这是一个亲苏组织,菲尔德甚至被人怀疑是“苏联间谍”。由于在国内无法立足,菲尔德后来流亡到了墨西哥。1962年,梦露慕名成了菲尔德的朋友。然而梦露不知道的是,菲尔德一直受到联邦调查局的密切监控,梦露和“苏联间谍”菲尔德的交往全被FBI记录了下来。

  “秘密日记”

  历史专家看到一些FBI解密文件中显示,玛丽莲梦露之死,可能和她记下的一本“秘密日记”大有关系。她不仅在日记中记下了和肯尼迪兄弟的枕边谈话,甚至还记下了肯尼迪兄弟对付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计划!

  解密文件显示,有一次梦露的这本日记被美国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看到了,罗伯特被日记中的内容惊呆了,他立即要求梦露将这本日记毁掉,但梦露显然没有听从他的要求。

  FBI局长后背发凉

  解密文件显示,梦露曾和美国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谈论过政治问题,而她将自己和罗伯特的谈话内容全都告诉了她的墨西哥的朋友。

  1962年7月13日,FBI局长胡佛收到爆炸性报告:梦露曾经透露过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谈话,梦露问了肯尼迪许多重要问题,而肯尼迪也向“枕边情人”一一做了回答。胡佛感到后背发凉,由于梦露的口无遮拦,美国总统肯尼迪的枕边私密谈话,很可能已经传到了克里姆林宫!

  “危险的秘密”

  文件显示,自梦露到墨西哥和菲尔德见过面后,FBI局长就向肯尼迪总统发出了一级警告,称梦露对肯尼迪兄弟已经构成了一个重大的威胁。梦露不仅可能会透露肯尼迪兄弟俩同时和她私通的性丑闻,甚至还会将他们的谈话内容传到美国“敌人”的耳朵中。对肯尼迪兄弟来说,梦露已经成了一个政治麻烦,他们的“枕边谈话”一旦泄露,可能会威胁到国家安全。

  总之,1962年8月,肯尼迪兄弟不约而同地一起斩断了和梦露的来往。面对突然的剧变,玛丽莲·梦露显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8月4日当晚9:30,她绝望地打电话给自己的好友西德尼·吉拉罗夫,痛诉了她和肯尼迪兄弟的私情,并称她知道一些“危险的秘密”。

  “秘密日记”神秘失踪

  第二天凌晨,梦露就被人发现死在了洛杉矶公寓中,颇为巧合的是,梦露自杀当晚,她的那本“秘密日记”也神秘地消失了,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梦露之死背后有不为人知的阴谋。但洛杉矶地方检察官办公室否认梦露记有这样一本日记,也否认梦露之死和谋杀有关。

  沉寂多年的“秘密录音带”

  2005年8月,86岁的洛杉矶退休法医约翰·麦纳来到《洛杉矶时报》记者福杰·贝克莱特的办公室。他带来梦露死前给心理医生格林逊的录音带。

  梦露死去的两天后,格林逊就交给朋友麦纳两盘梦露死前一天寄来的磁带。麦纳答应格林逊不把它们交给警方,直到43年后,他经济陷入困境,才不得已将磁带卖给记者。许多尘封的关于梦露的往事又再度被揭开。

  如果我们把胶片重新倒回到1960年1月,我们就会看到当时梦露到格林逊办公室时的情景。那时,梦露已经历过三任心理医生,外界风传她有“忧郁症”。事实上,当时的梦露常常神志不清,整个剧组不得不等她清醒过来。为了不拖延影片的进度,有人找到了和好莱坞关系密切的心理医生拉尔夫·格林逊,他的病人包括彼得·洛(《北非谍影》的导演)、费雯·丽。“这是一个处于极度慌乱中的女人,一个大量吸毒和服药而可能自毁的女人。”那个人在给格林逊介绍他未来的病人时这样说。

  许多有关格林逊和梦露的胶片就此展开,它们大多是通过心理倾诉的方式显现的,断断续续、甚至混乱:一个从小被母亲抛弃,父亲又不知去向的女孩,流落在一个个寄养家庭里,幼年时受过性侵害和继父的骚扰;孩提时代的精神创伤让她长大成人后无法自我尊重,总是担心被人抛弃;这个34岁的女人一直认为自己是个被人遗弃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她竭力让自己吸引人,而独处时,却完全忽略自己,她用拍照来抵御焦虑,却在面对电影镜头时经常性口吃;童年的创伤和好莱坞颠狂的环境复加在一起,而她的抵御方式是每天服用20片巴比妥,吞下很多镇静药,甚至被人送进精神科封闭病房……

  格林逊曾试图用“移情”疗法来治愈梦露,他把她带进他的家庭,让她感受家的温暖,参与到她的工作和生活中,还为居无定所的她圈定了合适的房子。就在他以为她的病情将要好转的时候,她的生命却戛然而止了。

  60年代----“功夫之王”李小龙

  1973年7月21日的香港报纸,头条新闻皆是李小龙的猝亡,口径几乎一样:“当红功夫巨星,年仅32岁的李小龙,昨日深夜11时30分,在伊莉莎白医院暴毙。

  “李小龙是怎样死的?”这一疑问,最后闹得满城风雨,新闻界深挖李小龙的死因,报纸连篇累牍报道。那时候,数百万港民都在谈论李小龙之死,或悲,或奇,或怨,或恨,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一个人的死,造成如此大的轰动,这在香港开埠以来,空前绝后。这一方面说明李小龙名气之大,另一方面却说明他死因之奇。

  李小龙在这一天的活动及死后的情形的大致轮廓:

  7月20日下午l时许,莲达因要外出购物而与李小龙吻别,李小龙说:他与邹文怀有一个约会,他们要一起讨论《死亡游戏》,也许不能回家吃晚饭了。李小龙所说基本是事实,只是未向妻子提到丁佩。约2时,邹文怀来到李小龙家,二人谈了一会《死亡游戏》的剧本大纲。然后一道离开,约4点钟,来到丁佩家。他们是与丁佩预约好的,丁佩在《死亡游戏》中担任一个角色,同时还约定晚上去一酒家,同一名澳洲演员佐治拉辛比见面,商议他在片中担任哪个角色。

  三人就《死亡游戏》谈了约两个多钟头,7时左右,李小龙说他“不舒服”,“有点头痛”。丁佩就让李小龙服了一片丁佩常服的止痛药,并让李小龙去她卧房休息。李小龙跟邹文怀说他会去凯悦酒楼见邹文怀,就进丁佩卧房的床上睡下。约8时,邹文怀去接佐治拉辛比。半小时后,丁佩进卧房看李小龙,李小龙已睡沉,她不忍叫醒他,就打电话给邹文怀,说:“李小龙睡得很熟。”

  9时,李小龙仍末醒,她又打了一次电话给邹文怀。9时45分,邹文怀来到丁佩家。李小龙还未醒。邹文怀就试着叫醒李小龙,李小龙没反应。邹文怀就去推他,还掴他的脸,但还是“不得其法”。邹文怀无法弄醒李小龙,丁佩就打电话把她的私人医生朱博怀叫来。约10点过一点点,朱博怀赶到丁佩家。朱博怀在法庭上说:他10点左右赶到丁佩家检验李小龙时,李小龙已经昏迷。无法叫醒他。这时,李小龙已没有了心跳、脉搏和呼吸,瞳孔虽末完全开启,却已没有了“有生命征象”。

  实际上,李小龙这时已经死亡。

  李小龙之死疑窦百出,最大的两点:

  一、最初宣布李小龙噩耗的邹文怀为何隐瞒事实?

  二、李小龙死前,他正在跟丁佩干什么?

  邹文怀确确实实在撒谎

  邹文怀是最早向外界透露李小龙的消息的。在李小龙被送进伊莉莎白医院时,莲达急切地用英语向急症室的登记员叙述:李小龙在家昏倒,症状如何。登记员不懂英语,由邹文怀充当翻译。凌晨,邹文怀向新闻媒介发布李小龙死讯前,邹文怀问莲达有什么声明要发表。莲达正处悲痛之中,由邹文怀作主,说李小龙死于家中就行。于是邹文怀向报界发表声明中称:李小龙死于家中,其妻莲达在他身旁。

  其后,邹文怀接受记者采访(在李宅门前),又将李小龙死亡经过复述一遍。另外,李小龙哥哥忠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是说李小龙在自己私寓出事的。“假的就是假的”,“纸包不住火”。莲达、邹文怀、李忠琛三人虽都口径一致说李小龙在自己家里出事,但具体地点、时间却不同。也难怪,当时一切都在悲痛慌乱之中,来不及将“谎言”编造得天衣无缝。有“小诸葛”之称的邹文怀,好几次李小龙“肇事”都给他封锁或掩饰得严严实实,这次却未然。

  他们之间的漏洞是:一说李小龙饭后在院中散步,突感不支;另一说是李小龙未吃晚饭就躺在卧室床上昏迷不醒。其中最大的疑点是,为什么李小龙晚饭前后出的事,到深夜才将已是尸体的李小龙送医院急救呢?正因为有这么多疑点,才促使记者盘根究底深入采访,最后挖出救护车的“出车记录”,证实:“急症”中的李小龙,不是从自家中运往医院,而是从其情人丁佩家!从而掀起轩然大波。邹文怀代表嘉禾公司,代表协和公司的合伙人,亦代表李小龙家属,向报界发布李小龙的死讯。

  舆论的矛头皆戟指邹文怀。平心而论,不论邹文怀,还是莲达与李忠琛,撒谎是出于善意的目的。试想:一个有妇之夫,却死在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香闺,任凭长了一万张嘴,也是说不清的。再者,李小龙与丁佩早已绯闻迭出,被好事者所利用,现在终于“乐极生悲,亢奋而卒”,李小龙已经落有污点的形象算是彻底毁了!邹文怀当时被弄得十分尴尬。

  最狼狈、最惨的要算是丁佩

  丁佩爱李小龙刻骨铭心,现在她亲眼所见她心爱的人弃她而去,已是悲痛欲绝。据知情人道,丁佩爱李小龙之深之痴之狂,胜于莲达。不管邹文怀、莲达是否曾为丁佩着想过,他们掩盖李小龙是在丁佩家出事的做法,对丁佩是有利的。那么,丁佩尽可去一心哀悼她心爱的人,而不必去应付种种责难。李小龙在丁佩家出事的新闻爆出,丁佩立即被卷入舆论的旋涡中。

  当时颇为流行的说法:李小龙死于“马上风”。不管此事虚无还是确有,李小龙死已死矣,活着的人无论如何评议他丑化他,他皆不知。中国人素有宽容死者而苛求生者的旧习。于是,一切污水统统泼于丁佩身上,似乎丁佩应该对李小龙之死负一切责任!丁佩大呼“冤枉”。丁佩也确实有些冤枉。李小龙并非每天都去丁佩构筑的“爱巢”。李小龙早死一天,晚死一天,都不会牵扯上丁佩,而正是去丁佩家的这一天死最麻烦。当时演艺圈还风传著名笑星李昆的一句谐语:“李小龙死在任何地方都不要紧,但偏偏死在那个最不适当的地方,这可真是老天爷的安排了!”丁佩痛失心上人,又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她原先视“人言可畏”于无物,这次才算真正领略其滋味了。

  丁佩一时方寸大乱,神经近乎失常,举止言论颇为失态。当记者向她证实,李小龙是否从她家中送往医院的,她竟答非所问,声嘶力竭疾呼:“我与李小龙是清白的:相信不久就会水落石出!”丁佩向《星报》记者否认一切,她说:“关于李小龙在我家昏迷的报道是完全不正确的!星期五晚上,当他去世的时候,我不在家中,我同我的母亲一起出去了。我最后一次看见李小龙,是几个月前,是在马路上无意中遇到的。”

  但是,就在丁佩说此话之前,政府新闻处已证实了李小龙的出事地点,而邹文怀此时也修正了他最初的“谎言”,说他这天与李小龙在丁佩家“讨论剧本”。丁佩矢口否认这一切,反给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人们愈是疑心丁佩心怀鬼胎,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还有一次,丁佩不待记者提问,就泣泪叫喊“冤枉”。丁佩不是那种老于心计的女人。就后来公布的事实,她不该为李小龙之死负有责任。但她却是因李小龙之死,受损害最大的一位。就这点来说,丁佩是值得同情的。

  李小龙死因的检验及论证经历了两个多月,1973年9月24日上午,法庭作终审裁定

  董梓光法官引导陪审员判案,解释判案之7种可能性时指出:

  一、谋杀:

  即恶意及不合法杀人。对此案来说,可无须考虑此点,因无证据证明李小龙受谋杀。

  二、误杀:

  意思是不合法杀人而无恶意。此点亦无须考虑。

  三、合法杀人:

  此案亦无须考虑此一种可能性。

  四、自杀:

  根据证供,李小龙在死前,精神无受困扰现象,同时,亦无厌世情绪,故无须考虑死者是出于自杀。

  五、自然死亡:

  伊莉莎白医院验尸官黎史特医生在剖验死者之尸体时,试图找出自然死亡因素,但没有找到,英国伦敦大学迪雅教授亦同意黎史特医生的意见,故对此案来说,自然死亡亦难成立。

  六、意外死亡或死于非命:

  情形是差不多,只是死于非命比意外死亡更不幸,此种可能性,对本案来说,最为可能。

  七、死因不明:

  即所有证供都无法指出死者之死因,而陪审员未能从上述六种可能性中选一种作为本案的判决,最后的选择就是死因不明。董榨光法官复述案情及引导陪审员如何判案后,于上午11时退庭。11时10分,陪审团即把一致的裁定回报法官。

  法庭对李小龙死因的最后裁定是:

  “死于非命”

  这就是人们翘首以盼李小龙确切死因的最后结果——不痛不痒,模棱两可。香港响起一片失望扫兴之声。保险公司的代表律师陈子忠当场就表示不满,他说:此一裁定,过于含糊,仍旧无法确定李小龙的死因。李小龙的死因最终是不明不白,但从当局如此兴师动众、港民如此关注、耗时如此长这几点来说,九泉之下的李小龙似乎该知足了。

  80年代----“天籁歌后”邓丽君

  泰国清迈湄宾饭店15楼的一间贵宾房,是邓丽君告别人世的最后一站,1994年12月跨年夜,邓丽君在清迈饭店餐厅登台高歌和大家同乐,但谁也想不到相隔不到半年,一代巨星会在饭店气喘病发猝死异乡。

  遗体没有解剖 死因成谜

  饭店工作人员回忆:“邓丽君从房间跑出来,就在这里摔倒的,服务生立刻扶起她拿汤匙往她嘴里塞,避免咬到舌头,然后就进去电梯下楼往医院送。”

  送医急救却遇到下班时间,大塞车长达20分钟的车程,阻断邓丽君最后一线生机。来到清迈兰姆医院急诊室,医师回忆当年急救过程,翻开邓丽君在医院的病例,上面还可以清楚看到法籍男友保罗当时写下“要求保持遗体完整”的字迹。坊间传说,邓丽君脸部有掌痕,怀疑她并非死于气喘,医护人员则表示:“没有淤青,也没有任何外伤。”

  虽然坚持没有发现外伤,但是医师也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坚持解剖相验,确认邓丽君的死因。医护人员表示:“邓丽君在这种情况下死,我认为应该解剖相验。”急救她的泰国医生只是因为邓丽君的男友签署要求不得解剖遗体,因此只好就以往病例来判断,邓丽君应该是死于气喘并发。

  1995年5月8日,邓丽君传奇的一生在清迈这家医院画下句点,由于当时遗体并没有解剖,真正死因也就成为永远的一个谜。

  《何日君再来—大明星之死?》一书引争议

  邓丽君之死真相:想也没想到邓丽君的死亡也出现新阴谋论。一本名为《何日君再来—大明星之死?》之小说的内容在台惹起极大争议。

  台湾作家平路的新近长篇小说《何日君再来—大明星之死?》,在台北书市贩售,掀起了有关邓丽君之死的探讨,网路、电台、报纸、杂志等再次热烈讨论多年前邓丽君在泰国清迈谜样的猝死!资深媒体人寇维勇当年由台北联合报旗下派驻曼谷《世界日报》,当时曾亲赴泰国清迈采访邓丽君死亡事件。

  他在台北飞碟电台节目中公开指出,邓丽君死亡后,尸体左脸颊上竟遗有一个巴掌红印。再加上邓丽君的法国籍男友保罗对女友之死毫不关心,他判断邓丽君是被男友气死的。寇维男说:“平路的考证很有意思。”

  由邓丽君的弟弟邓长禧担任执行长的“邓丽君文教基金会”表示,“邓丽君是气喘发作而死”。

  平路的《何》书出版之后,该基金会已接获邓丽君歌迷的各种反应,该会将一一搜集资料。

  邓丽君的哥哥邓长富则表示,平路并未和他的家族接触过。

  这本书虽然没有写出主角是谁,但是,从书中内容,大家都知道是谁,舆论认为这会造成困扰。台北飞碟电台请了平路和寇维勇谈《何》书。寇说,他在1995年4月8日接获报社电话,要他前往采访邓丽君之死。寇维勇说,他看了邓丽君的死亡证明,上面记载邓是在4月8日下午5:30死亡,邓使用的是贝里斯的护照。这位女孩说,她听见邓丽君死前喊了几次“妈妈”。当时寇维勇带著拍立得照相机,看见邓的男友保罗,却拍不下去,甚至气得想用照相机砸他。寇说,邓的男友穿深绿色短裤,以37步的方式站著,还抖腿,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他在保罗身上看不到一点情人猝死的哀伤。 因通晓泰语,寇维勇还访问到参与其事的泰国医生。这位医生坦言,邓的身体状况很糟,肺、肾都坏了。后来,寇查访了保罗当日出外的时间,发现保罗下午4时离开旅馆,晚间7时回旅馆。酒店经理告诉寇,保罗回到旅馆时他告诉保罗邓已送去医院,保罗竟回房倒头大睡。警察在晚间8时把保罗从床上叫起来。当时那位经理愤然告诉寇:“这个男人不负责任到如此地步。”寇说,邓丽君在清迈住了一个月,清迈很适合养病,照理说不应该导致气喘发作。他判断,邓丽君生前曾和保罗吵架,邓丽君是被气死的。因为邓死后的尸体,左面颊有一个巴掌的痕迹。邓一生命苦,若是这样死去,实在太可怜了!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