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缠于房价的楼市调控该重理思维了

  文/本报评论员 商寅泉

  “国五条”是上届政府临近离任不到半个月时出台的一个政策。一般规律是,无论执政党还是政府,其即将换届时,都会善意地为下届继任者留出政策空间,在换届前的半年内追求平稳过渡。但是,上届政府不同以往,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三月“两会”前夕,密集出访、密集视察、密集表态、密集出政策,其中尤为显眼的是对房地产调控特别关照。“国五条”的出台,即是一例。

  “国五条”能不能把房价稳住,甚至让房价“回到合理价位”,这些都无需预测,因为从2003年到2013年这10年间的所有房地产调控的结果,早已给出答案,这个时候再说“国五条”如何如何,已经没有意义。笔者本文的中心议题,如标题所示,即“纠缠于房价的楼市调控政策该重理思维了”。

  重理思维,第一层意思是中央政府要彻底反思房地产调控政策失灵的原因,把解决中国住房问题的目光放到更高更远的位置上,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让住房真正能够成为体现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体现百姓收入增长财富增加、体现居民个人住房水平与对社会贡献大小相匹配的衡量标准,把住房充分交给市场。过去10年房价疯涨的原因,就在于前5年政府没有全面把握经济发展必然带动房价上涨的规律,任由房价快速上升,到了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冲动推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的项目中,又把房地产列入其中,典型的事例是2008年10月份个人住房贷款由首付3成调整为2成,这个金融刺激政策对房价由快速上升到疯狂上升是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政府和房价展开肉搏,结果是房价大胜,政府负责人“合理价位”的誓言无疾而终。

  纠缠于房价的调控,是政府在细节上与市场博弈的典型事例,把所谓的宏观调控,变来变去变成了微观缠斗,“你房价涨,我就用政策压,我是政府,房价要听我的”。没有用市场经济的思维,站在更高的层面对中国住房问题谋篇布局,是调控政策失去权威性的主要原因。因此,重理思维,第二层意思是决策者需要把住房问题放到中国发展的脉胳中细致梳理民众对住房的需求,尽快制定出符合国情的住房制度发展纲要。没有对未来的把握,就无法控制炒房、疯涨的存在。在满足居民住房需求这个民生问题上,如果以已经出台的政策为蓝本继续执行,对刚需、改善、财富增加者追求更舒适生活,必然是一种抑制,同时对房地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应有作用,也是一种压制。

  重理思维,第三层意思是当前的时机有利于拨乱反正。过去10年政府在房地产上出现的问题,集中到一点是思路不清,政策不明,措施不当,结果不好,令政府失分很多。新的政府班子上任,以全新的思维和措施理顺房地产业,把百姓的住房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现在有这个客观条件。

  纠缠于房价,调控成空调。站在更高的层面上,重理思维,把房价交给市场,政府才能真正在房地产市场上重新赢得声誉和主动。

 

关键词:业界观点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