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之鱼 – 沁水杏河商业带

新浪地产设计

沁水是山西省南部新近发展的一座小城,因独特的山水格局,城市建设形成了“半城山水半城园”风格。沁水的中心由两条河以及汇聚的三角洲组成。项目正位于三角洲端部的一条边上,是整个沁水的第一号商业工程。政府希望本项目成为沁水的城市名片、市民活动的中心。


1.jpg


建设用地呈东西向长条形,长度250米,宽度仅30米~20米。四周均有机动车道路。虽然建筑功能为商场,但它实际上将是一条商业街。因此,在对场地内流线进行设计时,首先预留出消防车路线,除西侧正对市民广场的主入口外,建筑的南北两侧沿主路均设置沿街建筑入口吸引主要人流,并在建筑内部形成贯通式的人行流线,丰富了建筑场地内的流通性,且在人行流线之中,配合着场地高差所形成的台阶,有种曲径通幽,拾级而上之感。


2.jpg


沁河商业带构思理念主要分为登高眺望、曲径通幽、琼楼玉宇和多宝阁民居雀替。建筑由东向西“步步高升”,一个原因是退让北侧展览馆的城市形象,另一个原因是将东侧水上广场的人流通过层层台阶吸引到建筑的每一层,激活各层商业。贯穿东西的人流,形成一条“脊”,并在室内空间形成贯通流动的开敞商业空间。外立面上形成通透的观景长廊,到达西端的玻璃咖啡厅,达到观景高潮,远眺群山,“脊”的下部为林次节比的商铺,每个商铺形成一个方形体块,错落有致聚合成为商业带的主体。“脊”的上部为相对放松布局的旗舰店,造型和空间体验与山西民居建筑异曲同工。西端为商业带的主入口,以中国传统家具里“多宝阁”为设计原型,形成极具标识性的端部旗舰店,并作为城市名片的标志。


从建筑西侧俯瞰沁水古城,山景水景与古城的烟火气一览无遗。游人们登高远眺,绵延的坡屋顶与远山对影成双,顺应着楼梯的走势望去,远处的人们的生活尽收眼底,“山“下与”山“上的人们视线交流,吸引着更多行人登高观景。


3.jpg


由东向西逐渐攀升的台阶,每登一级,体悟完全不同。景观楼梯的设计,不仅为商业建筑吸引客源,同时也为城市空间的美化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建筑西侧是商业带主入口,极具特征的立面设计,吸引着过往行人进入。西侧对面为市民广场,以“留白”为契机,移植一棵古树,遍地青砖绿草,饮茶听风,笑谈人生,享受难得清静。


4.jpg


建筑南立面面向杏河,连续的连廊造型牵引着人们的视线随之移动,整体建筑立面元素丰富,既有蜿蜒起伏的连廊,又有体块切割形成的虚实结合的开放空间,既有多宝阁式的端部空间,又有相对内敛的混凝土墙体,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与远处的山水相看两不厌。立面设计错落有致,其中凹凸元素取自于中国古代多宝阁及雀替理念,创造出丰富多彩,不乏趣味性的立面造型。


沿杏河新路北侧与新建西路南侧场地地块内设置了狭长的商业建筑。东西向长度约246.30米,南北向宽度约33米.西侧为南街,东侧为室外停车场及梅河.建筑东北侧为展览馆建筑。商业建筑的西侧为人流的主要入口。在场馆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留出了大块的人流集散场地,能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在建筑场地内四周布置了停车区,约390个停车位.在南侧和东北侧预留设置了地下车库的位置。建筑东部区域为室外露天大台阶,延缓起伏,为城市提供一个开放的、趣味的、环境优美的、设施完备的、活力的户外运动空间。


5.jpg


南北方向进深较窄,因此商业带的布局一字排开,西端为含有中庭的商场,东端为单排商店。整幢建筑与用地轮廓基本贴合,退线满足要求。主入口位于西端,退12米方形广场。


建筑中段首层做三段过街楼,与北侧城隍庙步行街连通,并向南通往杏河。建筑物西高,东低,屋顶层层退台,形成可以连续上升的多层绿化广场,延伸了核心区公共空间的范围,激活了高层区的商业空间。同时,由南向北,也层层退台,为观景、休闲提供绝佳场所。


6.jpg


山西省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区,作为城市名片,建筑的空间、外观、材料均与古典艺术一脉相承。沿河而建的沁水商业带,不仅为沁水注入了极大的城市活力,更以建筑的语言回应了自然环境并延续了当地的古建筑文化。青砖、青石、木作、白玉,将商业活力与城市文脉融会贯通。


最后,沁水杏河商业带作为一个地标节点,宽建筑将继续以宽广的跨界思维、宽阔的时空视野,为人民创造宽远意境之城市空间。

000000
分享中心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朋友圈
  • QQ空间
  • 点击关闭分享
    相关文章
    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