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北京前门西侧的杨梅竹斜街,这条斜街连接大栅栏和琉璃厂,曾经汇集诸多书局、会馆,颇有些历史底蕴和文艺风情。近十年的文保改造,杨梅竹斜街修旧如新,文化空间、不断更新的小商业和原住民汇杂在一起。
项目所在的小院隔壁和对面都是原住民,占地面积88平方米,坐南朝北,由三个独立的单体组成。前屋的主体木结构为两开间五架梁的古建原构,后屋和旁屋均为后期新建的单坡平房,三屋围合着一块24平米的室外空间。
前屋占据了全部的沿街面,立面上开门,上头只有浅浅一道冰盘檐,硬生生直面主街道。我们想调整一下空间序列,于是“牺牲”了5平米的室内面积,“以便访客不拘礼节,犹如悄然潜入。”[1] 入口这段狭窄的小径,从高到低、由明及暗,至园中后豁然开朗。
客人经过一次身体的扭转进入3.8m高的主屋,得到接待后,再次转身通过室内的小径,来到后屋坐下休息,沿途视线可以穿过通透的立面观赏园内的植物,落座后回望来时的路径和咖啡馆外繁忙的街道。
因为尺度的关系,原本的院子实际体感更像是宽一点的室外走道。设计通过一条回路连接室内外,现在院子是整个空间序列的重要一环,而面向内院的界面皆可任意打开。客人可在房檐下坐,在矮墙下坐,也可在走廊边席地而坐。视线可聚集在园子中心,也可越过屋脊飘向远处的古建。园中植物旁设有取水处,用于日常的浇灌,同时也方便客人在品尝咖啡前洗净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