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宋庄镇小堡村微景观设计 / Crossboundaries

新浪地产设计

这个项目是小堡艺术区改造提升的首批启动项目,服务社区、融入艺术、面向未来。这个项目也是大的改造提升区域的一个节点,它与“小堡文化广场”是一个景观体系。城市化进程,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小堡南街在规划范围,项目属于副中心,在推动了城市外延建设,也不断改造着原有居民的生活方式,城市活动对小镇乡村街道空间诉求。乡镇城市发展与人类活动变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都在这一个微景观设计中碰撞。艺术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也改变了艺术家自身的人生轨迹。宋庄为艺术家提供栖身之所,艺术家为宋庄奉献了自己的艺术生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宋庄的艺术家都是这里的乡民。双向思考,既不能干扰到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又要发挥场地特征,将公园的自然属性以及趣味性赠与居民,将建筑设计充满融洽邻里关系的街区生活中,景观与实用达到共生与平衡。





北方民居的传统灰砖贯穿了整个设计主体:公园的设计结合了现场环境,选择了适当的材料和种植,同时结合了精心设计的空间氛围。设计的主体构件是一个穿孔灰色砖墙,在指定区域有集中的座位,与穿孔耐候钢交替。后面则是一个绿色的区域,里面充满了松树和灌木丛,这些形成了一个进入停车场的自然缓冲区,可以通过各种隐藏的通道进入。


街道一侧,用斜面耐候钢框起的长形花盆里种着波斯蚕丝树,它们形成了一个自然的隔离带,将繁忙的道路与公共区域隔开,同时使得新增的树木与现有的成熟的树木(芙蓉树等)相结合,嵌入到再次利用的小堡专属地砖中。公园铺设的地砖,在改造手法上保留了传统回忆,砖还是老的砖,上面的图案也由“小堡”二字设计而来,小堡专属地砖和灰砖墙元素也是在宋庄镇政府特别强调下保留。一起保留下来的还有原来种植于其中的芙蓉树、槐树,我们畅想四季更迭,风吹绿叶,芙蓉花开,这季节的味道,唤醒人们是童年回忆还是对于未来的期许,这就是我们留给小堡层层相迭的美好祝愿。







在这片L型的场地上,路边人行道和公园之间以一系列户外“城市客厅”连接,蜿蜒前行,并沿着道路带动着周边的烟火气。“城市客厅”之间有着黄色漫步道联系,并使得不同的公共区域连成一个整体。这条小路一直贯穿着小公园,描绘出了一个更加自然的景观。法桐树和银杏树与前面有组织的“城市客厅”遥相呼应。因为有黄色的漫步道,这些“城市客厅”有着自己的层次:首先是如同前奏一般完全开放的欢迎客厅,然后是半围合的社交客厅,再到有着趣味游戏房的玩耍客厅,最后是一个多功能的体育休闲客厅,室外空间沿着客厅不断延申。


第一个客厅将最初的街角改造成一个小广场,开启了一个有着由角砖墙和超尺度镜面构建的半围合空间。每日清晨,这里是太极和扇子舞的团队聚集处,而在晚上,它则吸引着大量广场舞爱好者,偶尔会看到狗主人和他们心爱的宠物沿着环路漫步。


第二个客厅让自己与静谧对话:沿着长凳,吸引来了棋手和围观的人们;一群老妇人在树荫下聊天;爷爷奶奶们与孩子一同玩乐。在周末,年轻人在灰砖与耐候钢下自拍,在马路对面的咖啡馆小酌。


在公园延伸的拐角处,第三个客厅是专属于儿童的玩耍领地:一个亮黄色的房间;墙边有不同大小的躲猫猫和捉迷藏的入口;趣味的传声筒,可以听到叫喊声和唱歌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可以从远处看到欢乐玩耍的孩子们。


在公园的域内,黄色的环线一直延伸到第四个客厅,一个露天健身房,绿色草地中间的运动空间。在运动器材和圆形座位之间,居民们各得其所。


这每100步一个“客厅”节点,创造让人停留的空间。从入口的欢迎客厅到娱乐客厅,再到运动客厅,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主题,人行步道将节点串联起来,形成愉快的步行体验。四季有景的林荫道、层次丰富的步行空间,让艺术家、居民和访客从城市的喧闹中抽离出来,在具有艺术氛围的空间中休闲、交流。这座开放式艺术公园,将来还是艺术家们的作品展示平台。目前在欢迎客厅,就摆放着一座往届宋庄艺术节的获奖雕塑作品。未来还会有更多艺术作品摆进公园,让市民、游客在小堡村获得丰富多彩的、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公园紧邻着的小堡南街,集聚了不少品质较高的餐厅,是通州区知名的餐饮街。公园的建成,在食客们品尝完美味佳肴,可以到公园中散散步,感受浓浓的艺术氛围。“过去,小堡南街的人行道很窄,两排树之间穿插停满了车,行人都在主路上走。”新建公园的过程中,重新调整了人行道上的绿化和树木间距,把车辆引导至停车场停放,此举有效改善了街道的空间秩序。


000000
分享中心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朋友圈
  • QQ空间
  • 点击关闭分享
    相关文章
    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