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一直以其特有的企业文化独树一帜。企业特有的开放,创新与活力,以及追求卓越的气质,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万科的品牌文化之中。正如位于西丽的深圳万科办公总部,设计师通过设计的语言与空间的艺术,赋予了办公总部云中漫步一般自由的气息,呼应了开放,创新与活力的万科气质。
项目总共历时约四个月的设计和落地时间,这对于双方团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呈现了一次完美的合作成果。本期九唐访谈,邀请到该项目设计主创、九唐设计集团设计总监JACOB YE,分享项目背后的设计故事。
深圳九唐设计集团设计总监 JACOB YE
记者:深圳万科总部室内项目项目在前不久刚刚获得了“OPAL伦敦杰出地产奖”和“TOP100中国设计头条年鉴榜年度设计项目”。在这里首先向你和你的团队表示祝贺!那么在深圳万科总部的设计中,你是如何考虑把万科的企业文化融入到室内设计里?
JACOB YE:万科定义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并具体细化为四个角色:美好生活场景师,实体经济生力军,创新探索试验田,和谐生态建设者。该项目位于万科云城,“云”代表科技、代表未来、代表年轻。我们倡导它是一个开放的、更自由、更高效的办公模式。所以我们引入ABW办公模式,这也是万科很有特点的办公形式。不同于其他的常规办公,他们的办公更接受无固定座位办公的状态,基于你的实际功能和需要,在场景里选择工作的区域。主要是让灵活性和适应性更强,不管是在自己的岗位、开发区还是在会议室、茶吧,甚至在户外的休息空间都能工作。不管是工作、社交还是讨论,都有一个更灵活的空间,同时也会更加放松。
JACOB YE:在设计元素上,我们运用了云文呼应区域所在。其中的一栋作为万科地产总部,用万科红做成半透明的亚克力背景,也是做为一个精神堡垒,所有人一进来看到这面墙,会有很强的视觉感受。在中庭看整个空间,是通过年轻化的色彩呼应万科企业充满活力的年轻化的人群。通过色彩,也让办公人群更加放松和自由。
原本建筑中庭是没有扶梯的,但我们希望它更符合整个办公楼的性质,所以每三层空间增加了一台步行梯,一是方便快速到达各个楼层,第二,让中庭的功能更加多元化,甚至可以做路演或者发布会。而且中间的楼层成为连接上下的沟通桥梁,员工可以更好地进行互动。
记者:在这个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万科作为业主方,重点有提出哪些具体的功能需求?
JACOB YE:每个中庭都会有一个茶水吧,这个茶水吧不是放在角落,也不是放在封闭的空间,其实跟万科的企业文化是相关的。下午四点半是他们很放松的时间,他们会在这个区域做下午茶,在半个小时里大家可以放松去交流、去讨论。
会议空间也集中在中庭的位置。通过网络共享会议的预约系统,员工就能知道会议室的使用情况。不同的时间可以在不同的楼层穿梭,不影响里边的人办公。开会的人员和办公的人员,都能结合茶吧做开放的讨论,所以这个中心是联动的,整个体块是联动的,功能空间也是联动的。
记者:在这个项目中是否有遇到业主需求和设计追求有冲突的情况?如何兼顾和平衡两者?
JACOB YE:首先要深度了解业主的企业文化和需求,业主的需求更多集中在解决功能需求,如何能更高效更好用。万科的企业文化比较开放、活跃,通过我们前期的交流,感受到他们更能接受开放式办公空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跟甲方提出比较大胆、活跃、开放式空间的布局,同时,在使用功能方面,我们解决他的需求和问题。在双方不断的碰撞中我们也让甲方逐渐接受了新的办公感受,逐步实现我们想要的设计效果。
记者:在后期落地的过程中,作为设计方,如何保证设计效果能够落地?
JACOB YE:不管是设计之初还是施工定案中,一定要跟甲方保持紧密的沟通,把控住自己的设计方向。我们延续初心把控过程,不要因为不可控的外在因素改变原先的设计想法和初衷。一直沿着初衷控制整体效果,就比较容易出作品。
记者:项目完成后有没有接收到一些来自甲方团队或者员工对于办公使用的反馈?
JACOB YE:大家都很喜欢这种开放式的活动空间,尤其是中庭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改造成各种可能性,有一段时间改成了合作战斗小组,专门为独立的项目增设的空间,去做开放的办公。
记者:项目过程中有没有让你特别难忘的片段或者故事?
叶鹏华:整个设计团队成员也很年轻,大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设计的90%落地实现了,效果图和最后的呈现基本都是一致的。设计想法和设计初心得到实现,对于设计师来说是最开心的。项目的周期非常短,从8月初开始设计,11月27日完工。一边设计一边施工,每周有三四晚都是跟甲方开会到半夜,各方投入很大精力。
记者:你做了很多办公空间的设计项目,对于未来办公设计的潮流,你有哪些见解?
JACOB YE:未来办公空间的设计会更多提倡健康、开放、高效。空间里的绿植或是材料,都要让它们更加符合人的心理感受,不要让他感到拘谨、压抑,更多注重使用者在里面的感受。同时我会希望植入更多的运动文化,工作之余,人们心理感受层面的东西,是更加重要的。所以现在银行和金融业,也都更能接受这种开放式的空间。无论是健身区、开放式的讨论区,无非都是从人出发,从高效工作的考量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