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 | 北大附中燕英实验中学:无用空间的大用

新浪地产设计

燕英实验学校,是北大附中教育集团委托管理成员校,座落于东莞市清溪镇香山山脉间。校园隐匿于林,东西南三面环山,仅北边面临香山路。独特的岭南气候与起伏的丘陵地貌在此浑然结合,天成一体。


为了缓解大湾区中小学学位的严重短缺,设计赋予校园以最大限度的包容性与适应力。“无用即大用,无形铸有形”的设计愿景,呼应了北大附中所传承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北大信仰,并遵循“适应、提升、连接、韧性、渗透、互见”等六项校园场所营造策略,打造了最美山谷校园。



01-鸟瞰_调整大小.jpg

校园鸟瞰


1119 Concept Generate-3 REV_调整大小.png

规划体系



校园场所营造的六项策略



适应:为了保护丘陵地貌,校园建筑因循地形,逐级上升,塑造了中心低且开放、四周高而私密的空间架构。14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化整为零,13个建筑单体皆为小体量、浅进深,并借鉴了传统岭南建筑深挑檐、底层架空、敞廊等通风与遮阳策略。建筑布局顺应夏季主导风向,引导充足的通风为校园降低温度和湿度。



02-星云鸟瞰_调整大小.jpg

星云


提升:建筑以露台的形态回应了山峦的曲线。主体为混凝土色调和木饰面,铺地和金属栏杆则采用鲜明的色彩,与空间同步抬升,犹如山谷与山峰,相映成趣,为庞大的校园提供了视觉识别体系。位于主入口的剧场建筑则以镜面不锈钢材质反射周边景致,令自身“消隐”,谦虚而优雅地迎接师生们进入校园。


中学部


校园主入口


连接:校园中央的风雨廊桥 “星云”,将教学楼、剧场、体育馆等单体建筑连为一体,避雨遮阳,并围合出大大小小的院落。星云底层架空,二层设书院,顶层则开拓出新的“地面”层供孩子们奔跑。三层均可作为操场看台,并在操场和教学楼之间形成动静缓冲区。



操场


小学部


星空剧场


韧性:借助上折门和水平活动隔段,室内外空间边界松散,建筑可根据气候和课程需求自由开合。教学楼结构框架规则赋予了学习空间以重组的能力,为学龄组合的变化和教学法的迭代提供了极大的灵活度。结合走班制教学,学校具备迅速提高学生容量的潜力。这种韧性令学校有能力从容应对自然、教学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从而有机生长。



图片1.png

敞廊


中庭楼梯 lime_调整大小.jpg

教学楼中庭



渗透与互见:设计强调建筑、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渗透,这些边界灵活且多维度、跨感官:穿堂而过的风、远山传来的鸟鸣、身边舞蹈的同学,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日常,将学习植入真实美好的生活场景中。学习环境中很少有绝对的“主角”。空间形制竭力促进师生们在校园中相互可见,平等而自主;这正是北大附中教育的核心精神。



星云表演大厅


星云与星云剧场



星云与书院活动



从望山台看南侧林场



接待大厅



小学低龄部内院



燕英实验学校的设计借鉴了风景度假村的手法,通过模糊空间形态,创造“主体感”较弱的地景建筑,令学生成为“被服务”的主体,从而突破局限,去探索自主的学习与生活。这是“无用即大用,无形铸有形”希望实现的境界。


“相比于其他建筑类型,教育建筑需要设计师拥有更大的耐心,和对未来终极的乐观期许。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永远将教育优先于建筑来考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妥协对长远愿景的追求”,燕英实验学校的首席设计师马笑漪说道,“在努力缓解大湾区学位紧缺的现实压力同时,我们为校园塑造了一种从容的气质,去适应未来的高度不确定性,并勇敢地直面当今社会“多快好省”的心态。燕英实验学校是生于斯长于斯,而非放之四海皆准的大湾区学校,这是她的韧性与生长力的来源。”

000000
分享中心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朋友圈
  • QQ空间
  • 点击关闭分享
    相关文章
    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