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 | 隅见餐饮空间设计

新浪地产设计

01.jpg


 

  清代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描述:

  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 四字,又不在地广石多,徒场工费。或掘地堆土成山,间以块石,杂以花草,篱用梅编,墙以滕引,则无山而成山矣。大中见小者,散漫处植易长之竹,编易茂之梅以屏之。小中见大者,窄院之墙宜凹凸其形,饰以绿色,引以藤蔓。嵌大石,凿字作碑记形,推窗如临石壁,便觉峻峭无穷。虚中有实者,或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厨处,开而可通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干墙头,如上有月台而实虚也。



|设计师说|

02.jpg

  萦绕于无锡的不仅《二泉映月》的妙曼,更有青山秀水美食,园林文化,吴文化,染浸时空的每个角落,留下许多的回忆遐想。

03.jpg

  着手对这个餐饮空间设计之初,对无锡文化和惠山文化进行整理和提取,并把他们汇集成一首诗词。竹炉春晓翠,寄畅夏成隽。听松秋韵滟,云起冬酿边。

04.jpg

  以文化人,以文化情,以文化景。陈设之意在设计,设计之意在策划,策划之意在文化,文化先行,让空间不仅形成关系美学,更具备文化美学。

05.jpg

  用惠山文化的竹炉山房/寄畅园/听松石床/云起楼,再现印象之中的《丰秀》私宴。或许,是对无锡文化的最恰诠释。再把四季变化的时间轴纳入,春晓/夏成/秋韵/冬酿/叠翠/听松/云起/寄畅/竹炉山房,宛若一幅诗画长卷。



  入户 | 门厅


  用退让的关系让空间优雅且有共融,粉墙黛瓦的基调,矩阵式的装置方式,让瓦片再塑造形成空间光影。



07.jpg



  竹影横斜水清浅,就是江南小调的诗情画意。中国园林自古就讲究“巧于因借,精于体宜”,拥半亩方塘设几架藤椅,潺潺流水伴清风徐来,自成气韵。



 



  前厅 |《春晓》


  黑川雅之对“间”有如下描绘:“间”是连续的世界被切断时所留下的余韵。



10.jpg



  白色金属板的折扇开合,让就是一场锡剧的开幕。二月之始,万木着绿,清冽之中触动无锡毫茶的甘甜。如元代白朴诗中所述,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11.jpg



  过道 |《叠翠》


  传统造园艺术认为,露则浅而藏则深。

  阡陌曲直之间,把光影艺术化甚至是永恒化。



12.jpg



  更恰当的融入空间,虚实间让游廊过而不羁,绿白之间光影摇曳,阡陌变化之始,又不干扰空间动线和日常行为。沉浸其中,乐于其中。连绵、延伸、渗透等诸多园林手法应用于此。



13.jpg



  茶室 |《竹炉山房》


  明代画家沈贞在其绘画《竹炉山房图》中描绘茂竹修林之幽,草庐品茗之雅,知音相聚之悦,令人想往。



14.jpg



  静室焚香,闲情雅趣。

  开窗见园是无界,一披纱幔是有界,有无之间物我两忘。



15.jpg


16.jpg



  正如黑川雅之所述,物体从自身向周围扩张并产生影响的空间,这个产生影响的空间也隶属其本身。入户的远处落地窗为第一视觉空间。



 



  近而一左一右雅怡相合。茶室的黑白关系和中国水墨色调如初一处,温雅不失天趣。挂屏的儿童嬉戏图,让真稚成为乐趣人生的写照。



  包厢|《夏成》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一扇高窗,即为避暑又为通风,传统建筑是被动式的温控设计。高于常人视线,也是人生之外的遐想。


  橙黄/翠绿/天青色皆为盛夏印象。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夏夜熏风,一抹清风,大面积深色木质和橙色,如远处的丛林远山,灯火阑珊的消夏乐章自此开启。



20.jpg



  包厢|《秋韵》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



21.jpg



  一扇长窗一幅画卷,橘红色的透视,把餐厅纳入过道之内,长画幅保障途径时体现界面虚实。反之过道行人感受的空间的开合,此为艺术之化。



22.jpg



  除开窗之外,空间的目标就是以少胜多。注重构图和构图之外的世界,激发每个人内心对美的感知和协同频率。



23.jpg



  包厢|《云起》


  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有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当餐台旋转之际,借于光的反射,天花装置会把光影散漫于天花之上,而且一直在变化之中,宛若时间加快流逝,看到的永远就是高天流云,斗转星移。



24.jpg



  大面积的墨绿色和橙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如果说是为了高级,倒不如说是为了心境。置身世外的安静一隅,让心灵找到适合的支撑点,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关系的组合和渗透性,不失独立空间,甚好!



25.jpg



  包厢|《冬酿》


  遥远印象记忆中,漫天飞雪,银装素裹。



26.jpg



  新年的中国红色是他,珍藏的坛坛老酒也是他。矩阵式的设计,美味的色彩,在不同光线下呈现不同的细节层次。可以激发美感和同频的时候,就不在意这究竟是俯瞰的酒坛还是新年的中国红。



27.jpg



  [唐]宋之问: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折射光影是为空间的穿越和畅想,有如六处飞花之自由。圆形薄片的形态、色泽、变化都重点考虑空间业态,装置的艺术价值服务于商业价值,才算完整。



28.jpg



  包厢|《听松》


  《听松》是阿炳的佳作,是当时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思想在艺术创作上的生动体现。《听松》短小精悍,气势浩大,层次分明,构思新颖,旋律流畅,一气呵成,速度和力度倏忽多变,具有戏剧性效果。



29.jpg



  贾岛《松下偶成》写道: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这或许是空间想要表达的另外一种感知。


  用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线的起伏,营造音乐的激扬之情,回味音乐的魅力和绕梁之感。再者,也通过线条的间密形态,勾勒松风阵阵,山岚浮沉的天籁之境。配一幅水墨山松图,抽象和具象之间,见微知著。



30.jpg



  包厢|《寄畅》


  江南四大园林的寄畅园,坐落在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麓,惠山横街的锡惠公园内,毗邻惠山寺。园林之妙在于窗牖,窗牖之韵在于形态,形态之美当在于比例。虚实之间用解构的手法形成开合关系,其间点缀石笋紫竹,光影顾盼,在一抹白墙的映衬下,就是中国文人笔下的写意。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这就是诗意人生。



31.jpg



  空间设计更多时候参考传统绘画艺术的关系美学,诗画交织于庭院,把自然之美融入空间,举手投足之处皆用心经营。又有石涛/郑燮的文人风格的清悠之趣。行走于多融的东方文化之间,慢慢的让《丰秀》变得丰盈隽秀,雅趣天成。




|空间布局|

32.jpg

 

 

  设计机构|派格设计

  项目地址|无锡丰绣

  项目性质|餐饮空间

  设计项目面积|385.6 平米

  摄影机构|晟苏建筑摄影

  项目工期|2020.08初~2020.09末

  使用材料|艺术涂料,木地板,白色烤漆饰面板,深色木饰面板,灰色仿古地砖,白色文化砖,烤漆钢管

000000
分享中心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朋友圈
  • QQ空间
  • 点击关闭分享
    相关文章
    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