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观念的变迁和社会包容性的扩大,越来越多自我意识强烈并且有能力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女性选择独立生活。婚姻的解体不仅拉高了离婚率,更是改变了社会原有的家庭结构,从传统的三代同堂、四口之家逐渐向单亲家庭过渡。
多元化的家庭结构衍生出多样化的购房需求,在目前仍然以主流家庭结构为核心的购房市场上,精装住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要素才能够满足单亲家庭对理想生活的想象与追求呢?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这句出自《阿甘正传》的经典名句正是本期户型主题——【倍浓巧克力盒】的灵感来源。【倍浓巧克力盒】是由SNP专门为单亲二孩家庭生活空间设计的的50㎡户型,它同时也出现在深圳国际精装住宅展览的舞台上。为此,新浪地产设计频道专门采访了SNP尚诺柏纳空间策划设计合伙人庾兆明与深圳泰丰地产研发中心总经理田劲松,从不同视角探讨单亲家庭的住宅设计。
1.多元家庭结构的出现催生新型设计理念
面对社会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SNP很久之前就有打造一个此类群体专属产品的想法。这种项目在以往的设计中并不多见,所以庾兆明寄希望于【倍浓巧克力盒】项目,希望不仅可以满足单亲家庭群体生活特质和生活轨迹的需求,还可以让整个社会都关注到单亲家庭的购房需求。这也与今年深圳住宅展的理念-——未来人居、未来社区向精装出发完美契合。
“在做好主流家庭的同时,也应该关注非主流家庭的需求。”田劲松坦言,以前对于地产商来讲,大部分产品类型都是面对主流家庭的,包括万科提出的小太阳、三代居等。主流家庭背后的研究已经很全面,也为产品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不同的家庭形式,如单亲家庭、丁克家庭、独居家庭,甚至同性恋家庭等纷纷出现,这类群体也成为地产商未来关注的产品发展方向之一。
在对产品的理解上,田劲松认为,不能把它理解为单一的空间或者单一的户型。这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以配套、户外空间和服务等不同板块共同凝聚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设计背后应该包含服务、社区、物业群体等生活场景,这也是【倍浓巧克力盒】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深圳泰丰地产研发中心总经理田劲松
什么是好的设计?庾兆明给出了他的答案——“我认为好的住宅设计应该“好用”、“好住”。通俗来讲,就是最舒服的状态,这也最重要的元素。”从专业角度来说,好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素质:由收纳功能、生活方式和社会变化形态等方面所导致的平面布局与生活体验的改变,都进行精细化的研究。
他以疫情过后的户型设计举例,他会在设计中加入很多防疫要素,比如玄关在以往承载随手摆放用品的功能,现在则会增加一些可以悬挂口罩或者放置洗手液的区域。
与庾兆明这种“方便实用,服务生活”的理念有所不同,田劲松认为好的设计就是让空间更有弹性。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需求,在一个空间里面提供可选择性,需要在住宅设计时尽可能的考虑弹性空间,基于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多类型的选择,针对客户的个性化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
“我们会在同一个空间里提出不同的生活方式或收纳方式,也会提供不同的变化方式,增强竞争力。”田劲松这样说。
2.多样的购房需求倒逼个性化的住宅设计
住宅产品不同于快消品,居住者一次购买以后数十年不变,室内空间就不可避免的需要迭代升级,从设计到产品的规划运营等前置性工作,如何让空间承载常年居住者的要求是设计师和开发商都要考虑的问题。
庾兆明也前瞻性的看到了这个现状,他指出“现在房价高,买房后大家会思考到底要住多少年,怎么样才能够更加舒适,这也是我们在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住宅产品里,设计更多的是解决住宅和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首先在住宅定位这一角度上,在刚需户型中要考虑相应人群的生活轨迹、生活方式,但不排除以后会变成三口之家、三代同堂的可能性。所以设计的着重点应该是生活形态,如果仅仅只是一套房子便可以完全涵盖所有阶段,不一定是真正的合适。在最初设计时就从人群的生活形态方式、生活轨迹出发,做前瞻性预判,同时把空间的变换功能考虑在内,这才是以后作一个普世性产品需要关注的点。
田劲松从两个方面回答了这一问题。一方面是现存需求的改变,使得对于空间的要求也在变化,空间设计应该尽量弹性,包括设计应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各种户型。
另一方面是技术,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难以实现空间弹性,如增加隔墙、增加空间等设计构想,离开了技术就如同无源之水一样无法实现。如今随着技术发展,很多工业化精装概念涌现,环保性、便捷性、快速性和空间的变化性,都需要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位。
广州尚诺柏纳·空间策划联合事务所设计合伙人庾兆明
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需求中,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渐渐成为购房消费群体中的生力军。年轻人对居住需求的变化也泰丰是泰丰地产研究的方向之一,田劲松说,现在市场上出现很多创新产品,原来两百平米最少要做四房的情况慢慢变成两百多平米只做一房,这是因为现在的需求在发生变化。在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祖孙三代,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观念深入人心,但现实生活中这种观念已经发生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必定导致住宅需求的改变。
无独有偶,庾兆明也关注到了室内墙体的变化趋势。近期SNP已经在售楼处尝试了可随意拆卸且无尘的墙体,未来住宅也会朝这个方向发展。无论是材料、结构、建造方式,还是思想、生活方式的变化,都能够让住宅空间乃至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3.标准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提升产品竞争力
开发商与设计机构共同服务于某一项产品的研发设计,关于双方如何进行合作的问题,庾兆明认为房地产开发的关注点在于经济性和美观性,也就是性价比。精装的用料与选材都需要开发商与设计师经过多轮沟通。不管是尺寸、管线,还是人群定位、舒适度等,都需要通过不断交流才能产生最终的产品效果。正如他所言,“我觉得开发商和设计机构还是需要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才能进行有效合作。”
行之有效的沟通要服务于产品力的提升,田劲松认为产品溢价的背后最重要的是刺激客户的需求和购买力,一旦成功,溢价就产生了。
“我们做了单亲家庭的设计方案,如果对普世正常家庭而言,这种产品毫无吸引力,相反如果做一个三房一厅的住宅,对单亲家庭来说也是无感。现在生活多元化,正常的普世性产品产生溢价有难度,需要有针对性的客户,溢价空间才会增大。”田劲松这样说。
面对在现阶段的市场中出现的非标准化趋势,推崇标准化的企业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推动大家提升产品力?
田劲松向新浪地产设计的记者表示,标准化非常重要,是研究整个产品的基础,脱离标准谈个性,无异于空中楼阁。个性化要建立在对客户的生活方式,包括技术、设计空间等有一定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才会有力量。标准化和个性化两者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配合,互为依据。
庾兆明对此表示认同,他说道:“田总提到个性化的时候抓住了一个核心点,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和个性化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生产更具备产品力的产品,实际上应该是随着社会进步去改变的。”
在他看来,目前买房的主力军——80、90后追求个性化,在这种情况下的个性化,应该是可变化的空间和使用功能,这也是标准化和个性化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