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山品物旗舰店,位于深圳市坪山区坪山文化聚落,毗邻坪山美术馆。室内总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层高为5米。旗舰店集中展示销售坪山本土文创品牌“亦山品物”全线产品,并兼具图书销售、咖啡茶饮、文化休闲和文化沙龙活动等功能。亦山品物旗舰店的室内设计由趣城工作室(ARCity
Office)主持完成,2019年4月开始施工,2019年11月完成并开业。
亦山品物旗舰店的原室内空间,是一个标准化的混凝土结构网格空间,这个标准化的混凝土网格空间是极其平庸和单调的,需要通过室内空间设计,创造出空间的独特性,以符合亦山品物文化品牌的内在文化特质。
设计师尝试在这个标准化的单调空间中,加入一个完整的“空间插件系统”,来增加室内空间的丰富性和异质性。所谓空间插件系统,是指运用某种特定的空间逻辑所建构形成的特定空间构型。这个空间构型是高度逻辑自洽的,能够自成体系和自我生长。同时,也具有高度的空间适应性,可以通过适当的结构与形态变化,来适应各种各样的空间边界条件和功能需要。
具体而言,项目设计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的深度研究,以及对坪山本土建构文化的考察,将木构体系中的一些典型要素予以抽象化,形成既来源于传统又异于传统的全新空间构型。这个空间构型,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抽象化结果:结构体系的构型抽象化、构造体系的构型抽象化、材料体系的构型抽象化。经过抽象化之后的空间构型,它们被插入原有的混凝土格网之中,就像是空间插件一样。两个系统的并置,本质上是两种空间逻辑的并置,并置产生了有趣而复杂的空间变化,使得小的室内空间产生了大的空间景深和空间层次。
具体而言,项目设计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的深度研究,以及对坪山本土建构文化的考察,将木构体系中的一些典型要素予以抽象化,形成既来源于传统又异于传统的全新空间构型。这个空间构型,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抽象化结果:结构体系的构型抽象化、构造体系的构型抽象化、材料体系的构型抽象化。经过抽象化之后的空间构型,它们被插入原有的混凝土格网之中,就像是空间插件一样。两个系统的并置,本质上是两种空间逻辑的并置,并置产生了有趣而复杂的空间变化,使得小的室内空间产生了大的空间景深和空间层次。
结构体系的构型抽象化——将传统木构建筑的柱网构型,抽象化为由“开间”、“进深”和“举架”所定义的木格网。这个木格网是完全可视化的,能够被清晰地观看和体验,木格网并非是装饰性的,而是具有明确的结构性能。进一步,将木格网插入到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之中。两种不同密度、不同形态、不同材质的网格体系共存在一个空间里,产生了令人心动的“构型张力”。
构造体系的构型抽象化——将坪山本地传统客家建筑的一些典型构件要素(如榫卯、穿斗梁、夯土墙、大青砖地面等)予以抽象化。抽象化的构件要素既是结构和空间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具有艺术表现力的“类雕塑”和“类绘画”元素,它们既抽象又具象、既理性又感性,分布于空间之中,为空间增加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材料体系的构型抽象化——传统木构建筑的木构材料是易于风化、腐朽的,因而木构材料的时间痕迹会强烈显化出来。设计中,为了表现这种附着于材料之上的“时间沉淀感”,我们在坪山本地收集了一些不同年份的老木头,它们源自很多老建筑被拆迁之后所产生的废弃物,将这些老木头重新加工、切割,利用于木格网之中,于是在某种程度上,时间就被设计出来了。
两种构型的融合,创造出两种空间尺度的并置关系。混凝土框架体系的尺度是6米模数,超出了正常人体尺度,而木格网的尺度是3米模数,是比较接近人体尺度的,因而木格网的插入让室内空间尺度更加亲切、宜人。另一方面,两种构型的融合,也用最简单的空间逻辑创造出非常丰富的内部空间关系,木格网的抽象性使得空间场域和空间边界变得模糊,从而产生出很多出乎意料的透视、光影效果。
结合木梁架的网格空间,在局部区域使用了夯土墙和穿斗梁,它们皆源于坪山地区历史悠久的客家聚落建造传统。夯土原料是从附近一处老建筑废墟的坍塌遗址中筛选而来。通过将老夯土原料重复使用,使本土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穿斗梁也是客家民居中常见的构造形式,对之进行了抽象,嫁接于网格系统中,产生了独特的“抽象古代”效果。
网格空间也不是完全均质的,通过在局部“抽空”某些格子,使得内部空间产生上下贯通性和横向连通性。于是,一个简单的网格产生了丰富变化,光影、空气、边界、视线等随之流动起来,犹如中国古典园林的游廊系统,行走其中,步移景异、目不暇接。
室内总层高为5米,为了充分利用层高,增加了二层(夹层),同时将顶部空调设备适当提高以保证室内净高。
在一层和二层之间设置了大台阶区,用于小型论坛和影像观赏等。大台阶同时作为连接上下两层的通道。大台阶紧邻夯土墙,由于台阶和夯土墙在不同方向所产生的张力,使整个室内空间产生了某种戏剧性
效果。
地面材料主要采用黑色花纹钢板、木地板和自流平水泥。为了增加地面的独特质感,在木地板中拼入了少量老木头残片。在自流平水泥中,则通过预埋钢条,形成了富有趣味的回形图案,这些图案信息与古代的青砖铺地有关,但也做了抽象化处理。
临窗布置的钢楼梯,在地面上投下了极为丰富的光影效果。楼梯以最轻盈的形式连接了上下层空间,并且为网格空间体系增加了斜向动势,打破了空间的均质性。
在细节设计中,通过富有变化的材料和构造,最大程度地增加时间质感和手工质感,这些细节质感都是在人体尺度之内,可以用手去触摸它们。
在方案的草图设计阶段,就预先考虑到了设计和艺术的融合,并且在平面设计中预留了艺术品的摆放位置。为此,专门邀请深圳著名雕塑家戴耘,为室内空间定制了一个名为“马峦山遇”的砖雕作品(马峦山是坪山地区的主峰)。该砖雕作品采用红砖和混凝土混合制作,是一个正在沉思的马头。这个雕塑作品既是室内空间的视觉焦点,同时也临窗布置,吸引人们通过玻璃橱窗向室内观看。雕塑的尺度设计考虑到了对景效果,当我们透过木梁架格网,回头一瞥,仿佛在瞬间就回到了马峦山的溪流山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