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 海碧台:秦皇岛「空中花园社区」,在家看山、看海、看城市

新浪地产

萨夫迪事务所打造高密度住宅范本


图片 1.png


跨越58年的「一人一花园」理想如何改写中国高密度社区法则?


20250211_101657_001.jpg


「你能否想象在高层住宅中拥有私人花园和无敌海景?」萨夫迪建筑事务所用秦皇岛海碧台二期给出了惊艳答案。


这个坐拥40英亩海岸线的超级社区,将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经典作品Habitat '67(栖息地)的设计精髓放大升级——1800+住宅单元通过层层叠落的魔方式建筑群,在渤海湾畔搭建起未来社区的样板。


建筑界的空间魔术

每户都是"海景套房"


海碧台项目的初衷是定义一种全新的城市居住方式,通过新材料与新思想的运用,聚焦如何建造升级版的栖息地住宅。通过优先考虑日照、自然通风、景观和室外绿色空间,海碧台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滨水社区,为人居赋予传统大规模开发中鲜有的高品质生活,既培育社区精神,更滋养人与自然的联系。


图片 2.png


✅空间互联:建筑模块间设有长36米、宽15米的空中连廊,形成了一个空间互联社区。

✅都市之窗:板楼结构的垂直堆叠,也为连接两栋建筑的桁架设计创造了可能,形成约36米宽、50米高的“都市之窗”。

✅私人日光甲板:每户标配8-15㎡生态露台,种花瑜伽随心切换。

✅会呼吸的建筑群:精密计算的阶梯式布局,保证户户南北通透。


图片 3.png


萨夫迪建筑事务所将建筑物朝向设计为可捕捉阳光,长立面朝向东、西和南。朝北的室内空间可接收通过城市窗户过滤的自然光,确保空间明亮、通风和开放。


20250211_101657_004.jpg


萨夫迪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Sean Scensor表示,在海碧台的每套住宅里,自然光能够从多个方向射入室内,让居住的感觉与传统高层住宅截然不同,在体验上更接近郊区住宅。海碧台全屋精装交付,室内精装由YANG设计集团创始人杨邦胜设计,采用简约、现代、典雅的设计风格。


20250211_101657_005.jpg


建筑的富于变化,也实现了住区内户型的多样性。每户住宅建筑面积在106至435平方米之间,提供了从一居至四居共计200余个不同户型的选择范围,可以接纳不同类型的住户。既可以用于日常的生活居住,也可以用来度假、周末休闲,极大丰富了海碧台的社区营造。这种建筑结构也优于传统高层项目,确保每单元均能得到最大化的日照采光及景观。



治愈城市病的「社区乌托邦」


这个被绿植覆盖的“栖息地”,设计师埋藏了无数惊喜彩蛋:


建筑周围是一系列生机盎然的公园,彰显着秦皇岛本地的景观,让居住者既可习若自然地享受休闲,亦可随心所欲地娱乐其中。


20250211_101657_006.jpg


项目大面积的地面景观规划,与约9,000平方米的空中花园、约2.5公里长的社区休闲步道,共同打造了一个垂直、立体的景观系统。


20250211_101657_007.jpg


通过排列不同的地形、多样的植物以及有趣的设施(山丘花园的圆形剧场、云水花园的露台泳池、嬉林花园的花园廊架,以及探奇花园、溪水花园等),每一个住区的花园都提供着独一无二且层层递进的丰富场地体验,满足全龄层业主的休闲、运动、聚会、栖息的需求。


20250211_101657_008.jpg


此外,部分社区花园和游泳池还设置于连接住宅模块的天桥之上,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户外体验,邀请人们步入海景、城市和天空之间。


“嘉里建设是一位目光远大的客户,他们看到了我们的设计理念如何与当地文化和环境产生共鸣。当你将住宅单元相互错开,使建筑稍稍退离大海,就会创造出美丽的露台,让每个住宅单元都像海景套房一般。这个项目既具有视觉的趣味性,也具有内在的理性。”萨夫迪建筑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兼项目负责人 Sean Scensor 揭秘设计初心。通过精准的体块旋转,连北向户型都能捕获漫反射的温柔天光。


居住革命背后的数字密码


跨越50余年,海碧台不仅重申了“Habitat '67”所倡导的设计原则和价值思考,也再次印证了这一理念的高度扩展性和广泛适应性。


20250211_101657_009.jpg

栖息地67号 —— 加拿大 蒙特利尔,1967年


自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Habitat '67城市住宅项目声名鹊起开始,摩西.萨夫迪与他的团队便一直在不断研究探索“一人一花园”的居住理想,并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气候条件中,实现了多个版本的栖息地居住项目,成功的将城市住宅的“高密度”与郊区住宅的“自然元素”相结合。五十多年以来,在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和中国等国家完成了多个栖息地系列居住项目。


20250211_101657_010.jpg


秦皇岛海碧台是中国唯一一座萨夫迪栖息地系列住宅建筑,也是所有建成的栖息地居住项目中,配套设施水平相对最高的一个。碧海台16万平方米的社区公共空间与景观花园,不仅促进了人与自然的亲近交流、和谐共生,更为社区营造提供了多场景的日常社交空间。


20250211_101657_011.jpg


约5,500平方米的艺术中心兼具展览、精品餐饮、咖啡等多种功能,加之遍布地面和空中的景观及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与休闲空间,既可举办运动、亲子、艺术、人文、诗歌等社群活动,更有季节性社区内采摘、出海垂钓、博物地理等特别策划活动,使海碧台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立体花园社区。


行业启示录:高密度≠高压抑


「当其他开发商还在比拼层高和精装时,真正的居住革命已经发生在结构创新中。」正如建筑师Moshe Safdie所言,这个项目证明: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人性化设计能让混凝土森林绽放生态之美。


微信图片_20250208161046.jpg


回看海碧台的设计之源,来自“Habitat '67”的 “一人一花园”(For Everyone A Garden)理念,不仅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一极具生命力的理念,一直推动着萨夫迪建筑事务所进行跨越建筑类型、地理、尺度和时间的设计实践。


微信图片_20250208161055.jpg


000000
分享中心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朋友圈
  • QQ空间
  • 点击关闭分享
    相关文章
    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