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名城,拉萨人文积淀深厚,地域特色鲜明。建筑以此介于文化和自然之间进行叙事,使它既是一个形式问题,也在同样重要的程度上涉及与大地的关系,如同农业守护大地并在其中改变大地面貌,这便是海德格尔“泰然任之”思想之所在。
拉萨传统建筑多以当地石头、木材、土坯为主要材料夯筑或垒砌,墙面由四周向内部收分,利用传统施工技术与内倾的结构形式维持良好的保温性,且便于排水。而今,在这片厚重的现代主义土地上,我们力图还原当时的场所面貌——农耕文明时期基于生活方式的质朴与本源。
藏族部落的族群观念较为浓厚,因而我们使用围坐用餐的卡座形式替代常规的餐座设计,通过围合性的聚集让藏民感受热络和熟悉。细节方面:卡座软包上系着当地畜牧时所用的铃铛;场所内的方形孔洞点入金灯放入,增添空间人文色彩。
卡座隔断由牦牛毛编织的绳子围绕而成,以金属件为结构折点,兼顾形式韵律与质感表达。吊顶灵感来源于藏民放牧时临建的住所,以帆布点面,用绳吊之成毡包状顶。
帘布采用当地的普鲁布条状排布编织,让原本沉闷的空间有了光和风的介入,变得轻盈起来。
当地会使用特有的藏柳制成边玛草,染成紫红色后,用牛皮绳扎成拳头粗的小捆,垒在建筑上端,作避雷之用。故此引用设计中,在休闲区上空加入该元素,辅以灯带打上呈现斑驳肌理。
建构细部与传统的类型形式的结合,既能够满足今天的要求,又有助于摆脱无谓的标新立异,从而在质的层面上达到“有差异的重复”。
海德格尔在1956年完成“论艺术作品的起源”一文中指出,建筑不仅应该有表现不同材料的能力,而且应该能够揭示世界存在的不同情形和方式。拉萨作为一个极具文化特色的场地,其本土性不可避免的在建筑中渗出,而如何现代化地去体现风土人情?我们探讨过程便借此项目初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