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筑面积89平米。原始户型被划分成非常局促的三室一厅,每个空间的利用率比较低。虽然是南北通透的户型,但原始建筑结构的内飘窗台和高窗台限制着窗户的尺寸,影响室内采光和通风。
设计师在改造时,构建出横向的L型木质结构作为引光入室的装置,将两扇朝南的飘窗串联起来,加上中间的灯箱组成一扇长达六米五的长窗。这一木结构延伸出了坐台、书桌、收纳和多功能榻榻米房间,化房屋的结构劣势为设计亮点,让居住者轻松实现多种使用场景。
屋主是一对90后夫妇,他们希望空间尽量灵活和开阔,让人可以自由地穿梭其中。所以我们在客厅一侧设置了抬高的榻榻米房间,日常供屋主喝茶、坐卧与小憩等来扩展客厅的功能。当有客人留宿时,拉开隐藏在木结构里的折叠帘,成为小屋中的第二间卧室。折叠帘合拢后,一侧连接着灯箱,另一侧连接着入户区域的800库收纳柜,连贯的横向结构形成了强烈的形式语言。实木格栅线条、帘子和阵列的竖向木纹,不同疏密和质感的线条从纵向拉伸出空间的层次。
木结构挑出了一条弧形的坐台,与双人沙发围合出客厅的聚合感,米白色精纺羊毛沙发加上手工编织纹理的羊毛地毯和粗糙的洞石边几,社交空间的氛围显得松弛又温馨。
以实木格栅和手工麻纸包裹客厅中心的灯箱,当夜晚来临时,柔和的灯光透出麻纤维纸张的细微纹理,体现出东方美学的细腻与诗意。
榻榻米房间铺设蔺草黄麻垫子,垫子下方提供充足的储物空间以收纳床垫被褥等,草本植物淡淡的清香让空间各处都散发出自然的生机。榻榻米对面的书桌区域供屋主阅读和居家办公,墙面顶面与地面同样采用沉稳的胡桃木色,舍弃繁杂的装饰元素,用极简的线条构成让使用者更加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