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西南龙门古镇外围的一片田野之中,南面紧贴一个小山包,西面和北面都比较开阔。龙门古镇拥有江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其建筑聚落具有鲜明的在地风貌和文化历史背景。业主和其亲属有两个宅地,希望合并建造,在短期内主要将此宅作为自住用房,但希望留有未来进行民宿运营的可能性。
因此,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 青创中心PLAY Architects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平衡乡村自建房的建造经济性、使用中的节能性和空间实用性,还需考虑今后作为民宿使用时的度假、休闲、社交属性,让建筑能够从回归田园的理想居所过渡到乡村振兴的共富之家。
首先,针对场地限制,设计师采用了一系列方法来提高居住舒适度,同时降低建筑能耗。由于建筑南面有山体遮挡,采光和通风都受到较大影响。多组天窗的设置将阳光分别引入不同楼层,结合上下联通的室内空间,极大地改善了室内的光环境。天窗开启时形成的拔风效应增加了竖向的空气流动,改善屋内通风。地下室利用了地形的高差局部敞开,四周的空腔层也能起到防潮通风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充分尊重项目所处的自然环境,希望跨过前50年乡村民居野蛮生长的年代,与古镇的历史记忆产生联系,选择当地材料,延续传统工艺,并最大限度地融入周边环境,让使用者在新与旧的融合之中获得新地居住体验。
卵石墙和地面铺装是龙门古镇极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以现代建筑语言对其进行转译,搭配粗糙的暖色建筑涂料,构建了建筑的底层外墙,让建筑从同样使用卵石铺装的景观环境中生长出来。
二至三层外墙使用铝合金冲压拉伸网包裹,让朦胧的景观透过网片映入室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氧化,铝合金表面褪去闪亮的金属光泽呈现出柔和的银灰色,与屋面传统的小青瓦形成呼应。
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则采用了钢木混合结构。杉木屋架是当地最常用的坡屋面构筑形式,质朴的木构完全不需要任何装饰,本地木工巧妙的榫卯技术创造出了温和木色包裹又充满光影韵律的顶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