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黄山市黟县碧阳镇的丰梧村。作为皖南传统村落保留最完好的区域,黟县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存续,更拥有西递、宏村等久富盛名的徽州古村落。然而,相较于黟县的其它文化名村而言,丰梧村虽然田园风光秀美,但古建筑留存有限,面临着许多普通村庄都会面临的问题,比如人口外流、老龄化、公共设施不足、文化生活匮乏等。
如何利用设计的力量为这一普通的村庄注入活力呢?我们在2023年发起了乡村活化公益项目“丰梧季”,旨在从国际视野和乡土在地性的角度出发,以空间为载体,结合在地村民与社会各界的力量,通过村庄微更新、乡村文化建构等方式,提升当地村民生活的丰富度和幸福感,重焕乡村活力。“徽州巷陌”正是其中的子项目。
项目地点位于村庄核心部位的老巷道,整体呈现东宽西窄的不规则形态,长度约16m,是村民日常生活重要的交通空间。巷道两旁的老建筑据说是光绪时期知府候补王家瑞所建,建筑保存完好,数百年的沧桑岁月在白色墙面上留下斑驳的痕迹,讲述着一个普通小村落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
除了承载日常交通,小巷也是村民的“户外客厅”,是日常做活休憩的地方,巷道一端连接的吉祥亭,更是村里老人吃饭聊天的场所。夏日里,人们喜欢聚集在吉祥亭下,享受凉爽的穿堂风。这些先天条件让这段巷道成为村中聚集交往的核心空间,我们则希望用设计进一步激发这里公共生活的潜能。
为此,设计师对村民进行了访谈,据老人们回忆,村中以前有上百米的巷道都是有顶的,雨天出门不湿鞋。如今这些“风雨巷”早已不复存在,这份空间体验的丧失,也伴随着生活的诸多不便。村民自己私搭的简易雨棚,既不美观耐用,又不能形成连续的公共体验,更无法构成村庄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我们所设计的“徽州巷陌”希望能在基于当地传统的前提下,结合当代生活的需求及技术的发展,使得 “新风雨巷道”成为未来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徽州巷陌”的设计以充分尊重并保护老建筑为出发点,与两侧老墙脱开并自行承重,这也有助于巷道内形成空气对流,保证通风顺畅。结构材料采用工厂预制的工程木(CLT)。作为新型材料,CLT具有受力均匀、轻质且强度高、节约木材、绿色环保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