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山镜.高空平台,作为成都市区至高点上的建筑物,理应是“流动的”,“消融的”,“景观的”。故而,设计通过“人工”的手段在“自然”之中去获取一种对于大型“景观”的回应或对话,使这栋建筑并未突兀的立在山中,反而更像是一块隆起的地表,以一种具有流动性的状态去回应与山体的关系。“匍匐”的姿态首先是对“成都平原”的这一地貌的映射,建立一种非常强的横向延展关系。这种横向关系又是由一系列不同高差下但又相对连续的水平方向界面组成,延展性也在流动的平面里产生。
平面流动过程中围合出诸多庭院,应对不同的高差,产生出不同的场所特征;庭院的不同位置,也创造出不同的对景关系。建筑的顶部结合场地高差,形成了一个蜿蜒的上人屋面,也成为了山间开放的观景平台。
屋面本身由大小不一的天然石材铺设,经年累月,植被慢慢沿着石材之间的缝隙爬上屋面,使建筑悄无声息的演变成自然山体表面的形态。
屋面下由景观水池和泳池合而为一的连续水面映射出天空的颜色,水面的边界也消融在远方的天际线中。多功能厅以及泳池辅助性功能空间退回到水面之后,留给泳池更开放的观景视野。餐厅被环绕在同样开放视觉体验的景观水池之间,主体部分探身到山体之外,以获得更好的观景体验。而后勤功能等体验感较弱的部分则覆盖在挑檐之下或藏在场地之中。
建筑本身具有强烈特质性与地标性,从某些角度像一个飞船或者天外来客,蓄势待发;同时又足够的消隐甚至软化,使其不对已有的自然环境构成威胁和抵触,像一个地表的褶皱或者林间的飞桥,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