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东安书院 – 大运会主媒体中心

新浪地产

大运会媒体中心坐落于东安湖体育公园。作为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全球媒体工作者办公的主要场所,媒体中心与大运会主体育场隔湖相望,占据了远眺主体育场的最佳视线通廊,拥有一览东安湖公园的极佳视野。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5万㎡,包括了注册大厅、新闻文字工作区、新闻发布厅、租用办公区、专访室、新媒体直播室、演播室等功能齐备的MPC(新闻中心)及IBC(广播中心)功能。赛后,本项目将考虑改造成为东安湖图书馆使用。


1.jpg


1.东安书院


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大运会各项赛事将通过媒体的镜头传达到世界各地,而大运会媒体中心是全球媒体工作者了解成都的第一站,他们将在这里工作并生活一个月时间,这里将成为成都向全世界展示城市精神和本土文化的第一扇窗口。


2.jpg


本项目建筑既要表达出现代特征,也要表达和展示出传统的中国文化,既是包容与开放的,也是国人含蓄的文化表达,展现出新时代的大国自信。设计以传统的书院文化作为出发点,以传统的合院空间作为载体,用现代建筑语言营造“东安书院”的东方意境。


3.jpg


2. 城市客厅

院落四周建筑体量继承传统比例尺度,用竖向格栅围合构建充满传统韵味的“东安书院”院落空间,围绕“东安书院”设置成都印象展馆及餐厅,在赛时媒体工作者办公之余,这里将是休闲活动的承载场地,成为成都欢迎八方来客的城市客厅,是成都精神、本土文化的展示窗口。


4.jpg


赛后这里也将作为全天候为市民开放的公共活动城市客厅,提供满足多样化活动场景的建筑空间。在空间处理上,建筑首层北面及东面做覆土坡面处理,设置台阶踏步及草坡,将城市绿地延伸入城市客厅之中。


5.jpg


3. 天空阳台

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本项目中由于特殊的使用要求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在大运会赛时期间,一方面航拍转播会将建筑屋顶毫无保留地展现给全球的观众,另一方面由于开阔且直接面向大运会主场馆的视野,屋顶平台也将作为大运会转播室外取景的功能补充。 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屋顶设备的隐藏,塑造层次丰富的架空空间,景观造景结合檐下空间布置,便于赛时搭建可远眺主场馆区的临时室外演播场,拉近了感受者与天空的距离,成为独具特色的“天空阳台”。


6.jpg


4. 竹木简牍

竹木简牍,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字、文化传承的重要承载形式。秉承“东安书院”的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细部设计上我们运用了“竹木简牍”的概念,从竹简中获得灵感,以此深化节点大样。


7.jpg


建筑幕墙设计强调通透性和开放性。在东西侧立面则采用双层幕墙体系,运用拉锁系统和模块化弯弧的穿孔铝板造型,体现“竹简”的建筑意向,同时深化、优化节点设计,以定制化的幕墙节点构造实现高效、美观的效果,达到了与设计效果完全一致的建筑落地性。双层幕墙体系兼顾了东西向遮阳的功能需求,形成建筑形式与功能统一、传统与现代充分融合的竹简立面肌理。


8.jpg


5. 赛后转换

以节俭办赛为原则,本项目也考虑了赛时赛后的功能灵活转化。赛时将IBC广播中心设置于建筑4-5层,享有大空间及良好的视线通廊。将MPC新闻中心设置于1-3层,利用架空公共空间丰富新闻记者建筑体验。赛后本项目将改造为图书馆及档案馆。档案馆对荷载要求较大,设置于首层,而图书馆则利用“东安书院”及4、5层面朝东安湖公园无柱全景演播厅,改造为无柱开架阅览区。设计中提前预留结构荷载,考虑建筑功能变更的结构梁柱节点设计,以及机电设备系统的兼容性,以实现建筑功能的灵活转换。







6. 全景演播

在赛前赛后建筑高大室内空间的塑造上,利用架空空间中的巨柱筒体,往外伸出长达13m的大桁架出挑,搭配悬挂吊柱的结构体系,形成9mX3mX26m深的无柱空间,在建筑内部形成一个以东安湖公园为背景的全景演播室,构建展示公园城市宜居环境的窗口。同时悬挑的造型也构成了媒体中心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外部形体,完美地契合赛时及赛后的功能需求。


10.jpg


大运会主媒体中心秉持公园城市绿色开放的理念,不仅承担着赛事配套支撑与文化传播的重任,也承担了赛后公众教育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责。大运会主媒体中心必将成为全球媒体工作者和成都市民喜爱的“城市客厅”。


11.jpg

000000
分享中心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朋友圈
  • QQ空间
  • 点击关闭分享
    相关文章
    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