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好厨房”新标准 引领住宅品质新高度 《高品质住宅厨房工程技术标准》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为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要求,6月25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在杭州老板电器全球烹饪艺术中心召开《高品质住宅厨房工程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该标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汇同中房研协优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中兴地产、新希望置业、祥新地产等单位参编,旨在系统性解决当前住宅厨房的油烟串味、空间混乱、收纳不足等痛点,为高品质住宅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会议现场,老板电器工程事业部总经理洪伟光,作为联合主编单位代表,率先致欢迎词。洪伟光回顾了老板电器46年来深耕厨房领域的历程,强调厨房作为家庭核心空间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他表示,制定《标准》是响应国家“好房子”建设号召的关键举措,老板电器将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和丰富的创新实践经验,全力投入编制工作,携手各方共同打造具有引领性、可落地的技术规范,切实提升中国家庭的厨房生活品质。
老板电器工程事业部总经理 洪伟光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高雪峰在讲话中首先传达了国家“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的最新要求,并指出厨房是住宅品质的重要体现和痛点集中区。高雪峰秘书长深入分析了当前厨房工程面临的串烟串味、空间布局混乱、部品标准化低、装配化难度大等核心挑战,强调《标准》的编制必须紧扣问题解决,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目标。他期望编制组能凝聚行业智慧,制定出技术先进、切实可行的高水平标准,为开发企业提供明确指引,最终惠及千家万户。
高雪峰强调,"'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厨房作为住宅健康的核心区域,其标准缺失已成为制约品质提升的关键短板。本次编制需重点把握三大方向:建立防串味的刚性技术指标,推广装配式建造方式,构建从设计验收到维护的全周期标准体系。"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高雪峰
高雪峰现场宣布了由标准院、老板电器、中房优采平台牵头等行业技术骨干组成的19人编制组名单,宣读了立项文件以及标准编写规定,标志着标准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破解民生痛点,重塑厨房价值
随着居住需求升级,厨房已成为衡量住宅品质的核心空间。然而,当前住宅厨房普遍存在三大顽疾:油烟串味严重影响居住舒适度,机电管线与装修设计脱节导致空间利用率低,空间设计与功能分区不合理造成操作动线混乱。即将出台的《标准》首次建立全流程技术体系,直击这些民生痛点。
会上,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产品应用技术研究院杜丽娟详细汇报了《标准》的初步框架、重点技术内容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标准编制直面当前住宅厨房的普遍困境:油烟串味严重影响居住舒适度,机电管线与装修脱节导致空间利用率低下,空间设计与功能分区不合理引发操作动线混乱。针对这些痛点,编制组提出创新解决方案,首创"机道一体化"设计规范,实现油烟机与管道系统无缝整合,彻底解决厨房油烟串味。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产品应用技术研究院 杜丽娟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产品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韬介绍道,厨房除了串烟串味外,还应该关注防虫设计,《标准》中应补充相应的防虫措施;同时,厨房空间中残留的生物质也是一大难题,针对食物残渣和油脂废弃物也要有相应的措施。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产品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徐韬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产业协作分会副秘书长、中房优采平台总经理唐茜从供应链整合角度发表了见解。她高度肯定了《标准》对规范行业秩序、提升供应链效率的重大意义。唐茜指出,统一的标准将有效减少采购适配成本,推动优质部品供应商的甄选与规模化应用。她表示,中房优采平台将充分发挥资源链接优势,全力支持《标准》的宣贯落地与优秀成果的推广,促进房地产供应链与厨房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产业协作分会副秘书长、中房优采平台总经理 唐茜
产研融合,破解行业共性难题
标准草案展现出前瞻性技术视野:在空间设计上,创新性提出"机道一体化"(油烟机与管道系统整合)和"柜电一体化"(橱柜与厨电融合设计),要求通过BIM技术实现多专业协同;在智能应用层面,首次定义"数字烹饪系统",规范厨电数据交互与联动控制,支持语音、手势等多模态操作;绿色低碳方面,大力推行装配式施工工艺,推荐金属橱柜、岩板等环保材料,强制选用Ⅰ级能效设备。
在讨论过程中,老板电器专家团凭借深厚技术积累,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产品开发专家吕春明分享了老板在油烟高效捕集与排放技术上的突破,强调“机道一体化”设计对解决串烟问题的有效性,并介绍了其相关实践成果。
老板电器产品开发专家 吕春明
高级数字产品经理黄倩提出完善《标准》中智能化部分的内容,展望了智能厨房的未来,提出从“一横一纵”两方面进行拓展,“一横”要关注部品全面性,“一纵”则要关注用户体验标准,如安装耗时、清洁便捷度可量化标准。《标准》应前瞻性地规范智能厨电间的数据交互、联动控制(如烟灶联动)及AI烹饪辅助等功能的集成框架,为用户创造更便捷、愉悦的烹饪体验。
产业协同 赋能行业升级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整合了其在好房子领域十余项标准的编制经验。绿城集团、杭州中兴地产、新希望置业、祥新地产等房企代表也参与编制,确保标准契合市场需求。多方协同的创新模式,将使标准成为连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纽带。
在标准讨论环节,房企代表与技术专家展开深度碰撞。绿城建研中心副总经理宁连棣基于大量项目实践,系统剖析了高品质厨房建设的核心痛点与解决方案。他指出,当前厨余垃圾处理器普遍存在堵塞问题,部分项目甚至因管道反冒导致业主被迫拆除设备。对此他提出小区配置垃圾处理器时,排水管径必须≥75mm且坡度≥2%,这一标准将直接写入技术条文(对应5.6.3条),从设计源头杜绝堵塞隐患。
在排烟系统升级层面,他引用一组触目数据:"我们检测发现传统水泥烟道破损率高达35%,成为油烟串味的元凶。"通过2014年开始采用不锈钢烟道的案例,提出金属烟道替代方案,同时考虑成本问题,平衡品质与造价。
绿城建研中心副总经理 宁连棣
中兴地产项目总监张高峰强调了厨房尺寸标准化和管道预留精准性的重要性,指出现场安装中常因尺寸偏差导致效率低下和成本增加,呼吁《标准》能提供更清晰的操作指引。
中兴地产项目总监、杭州分会理事长 张高峰
新希望地产华东招采负责人周清聚焦部品接口的统一性,认为这是实现“柜电一体化”等集成设计和装配化施工的关键前提,期待《标准》能推动产业链协同。
新希望地产华东招采负责人 周清
浙江祥新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采总经理邱一帆补充了用户反馈,指出油烟控制效果不佳和收纳空间不足是当前两大突出痛点,建议《标准》在防串烟技术和优化收纳设计方面设定更高要求,以及应增加智能厨电的强电预留规范,防止后期改造破坏墙体结构。
浙江祥新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采总经理 邱一帆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产品应用技术研究院总建筑师苗青提到介绍:“《标准》应彻底解决厨房油烟串味、收纳不足等几大难题,重点突出智能化、监测相关内容。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苗青
《高品质住宅厨房工程技术标准》将深度重塑中国住宅厨房的价值维度。开发商需要重新评估精装厨房配置标准,部品企业必须提升产品兼容精度,而消费者将获得更安全舒适的使用体验——例如标准强制规定燃气灶具在明火进入烟道30秒内自动切断气源。正如高雪峰秘书长总结:"让厨房从单纯的烹饪空间升级为健康互动的家庭核心区,正是'好房子'应有的温度。"
本次会议的圆满召开,标志着《高品质住宅厨房工程技术标准》编制工作全面启动。汇聚了“产学研用”多方力量的编制组,将围绕解决厨房核心痛点、推动技术创新集成、提升空间使用效率及智能化水平等目标,展开深入研究和细致打磨。未来,《标准》的出台,必将为中国“好房子”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引领住宅厨房工程迈入高品质发展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