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世民:新时期医院高质量建设路径思考
为更好推进绿色医院及智慧医院高质量建设,为医院管理者及建设者提供领先的绿色建材产品及技术指引,为绿色医建产业链搭建最直接高效的交流平台,11月25日,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绿色医疗建筑建材分会、北京医疗卫生行政后勤管理协会、中绿筑医、中房优采主办,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医院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全国绿色医院建设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3绿色医建新技术前沿展览会”在昆明海埂会馆盛大召开。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 二级巡视员 樊世民
会上,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二级巡视员樊世民发表了以《新时期医院高质量建设路径思考》为题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从医院建设的角度怎么把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落实好、支撑好,实际上还是有非常多的工作,非常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谋划。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方面,新时期医院高质量建设的新要求;第二方面,新时期高质量建设怎么做好基本建设,怎么样思考谋划这个问题;第三个方面,把北京的市属医院的整个体系建设规划路径进行阐述。
从新一轮的医改开始,国家公立医院和医院改革的发展非常重视,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中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中,尤其是疫情应对过程中,对于医院的体系的发展和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多更详细的思考,部分方向和观点也在变化。2020年,在疫情之后,十四五规划提出来高质量发展的这些具体的要求,我国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未来的目标就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的医改会,提出推动审议通过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公立医院民营医院都需要构建。二十大对高质量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我们健康中国的建设对于我们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也要按照整体部署去落实。
第二,新时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内涵的思考。我认为内涵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医院建设,盖大楼,建新院区目的是什么,围绕医院的发展来考虑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医院要根据功能定位,根据区域,所在的特点,城市的功能,以及所在的周边老百姓所服务的人群的需求,来定位好谋划,这家医院的发展事业和发展需要,用建筑高质量来保障。围绕这两个目标,通过建设的高质量来实现,来落地医院高质量,基本医疗服务,医院是看病的,怎么把医院建设好,大楼建好,为了我们看病能够提供医护人员和患者能够提供一个更高效便捷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这是我们的最终的目标。尤其是对于三甲医院来讲,医院的一体化,这些功能定位缺一不可,这些功能的建设是我们建设的根,是我们建设的魂,我们必须把这些谋划好,给这些发展提供好基础的物质条件,我们有好的高质量物质的基础的保障。
第二是建筑的高质量。从整体上来讲,我的理解是三方面,建筑物的质量,这个很好理解,看得见的空间,它的高质量,从建筑也好,结构也好,基建也好,包括装修的风格环境和质量,这些是硬要求,同时还包括使用质量。建筑物使用是否舒适,在功能上是不是齐全,医院事业的发展,这些功能都要考虑。布局是否合理,对于患者的就医来讲流线是否剪短便捷。在院区内形成一个有序的条件,做到经济高效运行。在建设初期,在设计图纸和规划方案过程中,在各个专项领域的深化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综合的三个方面的质量。在这些基础上有了图纸,怎么样把这个项目建设实施好,组织好,管理好项目,医疗建筑非常复杂,我们大家怎么样高效组织建设好工期的进度管控好,尤其是医疗转负责多,在这些工作过程中,变更、功能调整,经常发生,这些对于造价的管控要求非常大,质量管理,基层管理,廉洁的管理都很重要。
第三是市属医院高质量建设路径,这么多年我们医院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时候也面临很多挑战,从2014年提出京津冀联合发展,北京城市功能发生了变化,从很多的原来的大而全的城市功能要围绕着首都功能做一些具体的新的调整,对于我们北京市属医院来讲,也要按照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按照四个服务,四个中心具体功能定位和要求去谋划好市属医院塞在院区和城市功能是否匹配,尤其是二环内的核心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这些院区,我们能不能和首都功能相匹配,有很多和首都功能不相匹配的功能就要进行疏解,到外面去,我们京津冀城市发展,协同体系,功能发生变化,就要构建新体系,新格局,进行新的谋划,北京市民的新的服务的要求和新的需求,北京人群的控制,人群的年龄结构,也都发生了变化。这对未来市属医院提出了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希望。医改的新的要求怎么管理运行和布局,刚才梁司长讲了很多新的体系和结构调整,也是需要我们去做的。
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的构建该怎么去做。新的技术也好,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防疫结合,这些对于新建设提出新要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是,围绕北京,作为北京市属医院在北京城医疗体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核心的定盘心的优质服务团队,我们怎么去做,我们一定按照中央的要求,要有首都意识,要有首创精神,要有标准,把市属医院建设好,我们努力为北京市民,为京津冀乃至世界患者未来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疑难杂症的解决,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要构建全方位,全声明周期的医疗服务体系,作为三级医院的服务体系,疑难杂症的服务中,也要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解决它,要争创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的疑难杂症的服务体系。
围绕这个目标,我们按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五个新一个加强的最终的目标和要求,我们的思考一我们医院的建设怎么谋划,去思考怎么落地,去保障好医院高质量发展。
建设完的新大楼,新院区,新医院要能够为这个在医疗服务新体系构建上创建条件,要提供支撑,提供帮助和保障。根据城市周边的具体的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功能怎么做好谋划,要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非常稀少,怎么在城市围绕人群健康需求相对便捷就近的布局和建设也非常重要。
同时在体系的完善上,结构的合理上,我们要去做。研究梁司长的内容,我们市属医院都是三甲医院,三级医院的功能定位一定是要解决疑难杂症的,我们在于属于医院,22家市属医院每一家医院怎么样去联合起来,形成一个集体,一个整合型的医疗服务集团来解决好北京2300万市民以及未来京津冀,全国的疑难杂症的患者提供最优质的保障和服务,我们一定要去架构好相对来讲,北京市属院在功能上注重医疗的更多,怎么样按照刚才梁司长提出的建设我们三级医院,像和谐这样的大医院,一定是要未来的医疗技术的进步提供螺旋式上升的空间和路径,在科研和教学上,一定要有巨大的发展和保障。
我们在京津冀也做了一些分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每一个地市都有,河北的区位比较特殊,它是把北京包起来的,像承德这些地区的老百姓去石家庄看病,还不如到北京方便,所以北京大量的河北周边的老百姓来看病,所以我们经过合作,让当地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起来,解决更少的老百姓不用到北京看病,在当地就能享受很多的福利。有很多具体的内容和具体的工作,让当地的老百姓,医疗服务能力和保障体系有一个极大的改善。在全国市属医院做了了大量的服务支撑和保障,在全国每一个城市都有落地,实现了全覆盖。尤其是在这一届按照中央的优质医疗资源快速扩容的推进过程中,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试点项目中,我们做了很多安排,有21个项目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全国一共125个,中医是20个,北京占了50个,未来还要做好这样一些工作。
在新趋势引领下,我们在设计,为科研创造,为学科的临床研究和医学发展,一定要充分的谋划好和具体的建设好。我们的另一个目标就是按照诊疗科目,每一个疾病未来市属医院都有一家医院,到22个医院中去发展和谋划,争取把这个专科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这是我们的目标。有短板一定要去补齐。
未来新趋势,我们叫新医科也好,新学科,新的医学、科学一些专科学科在未来会发生一些新的新的变化,新建的项目一定要去适应,并有一定的前瞻性的文化,去谋划好应用好相应的空间设计和设备条件。
“新基建”提出的新要求,并对新基建提出了具体的内容,从信息基础和融合、实施方面去做好工作,中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们要在创新方面建设过程中,要把基础打好,要为数字化奠定好的基础,为数据奠定基础,智慧医院要为未来的管理奠定好的基础,要顶层谋划,从医疗服务管理和运行,我们在图纸上,未来的需求要落地好,从智能化、信息化,弱电我们要有安排和部署,然后在创新医院建设上,在科研的功能上在教学的功能上,在转化的功能上,未来一定要三甲医院和大医院,具备一些国家级平台的建设专科和学科的新医院,我们一定要充分的去考虑。新效能要进行提升,要管理好这些医院,基建的信息化管理,我们未来健康的精细化管理及未来运营的精细化管理,在建设初期,就要谋划好这些功能。基建的信息化管理,实际上最主要的还是刚才讲的,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高质量运行,我们一定要把功能全方位的梳理,这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我们很多医院在全科室,全处室提供全面的思考布局上做很不到位,很多建设过程中拆了盖盖了拆,造成了浪费,我们一定要做好基建BIM运维,要由专业机构来做,在便捷和轻量化方面怎么做好这些医院。
在这方面北京朝阳医院做的非常好,实现了数字化交付,实现了基建运维,从基建传到运维,有十几个专业平台,在基建建融的过程中,提前提出了交付的标准和运营需求,避免了模型,充分考虑了我们后来运维管理和运行管理的要求来交付,形成了一个“时空事”,为医院智慧化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病床的管理,医疗资源运行的布局是清晰的。医务人员的关怀,我们考虑患者的多样性,对医务人员工作生活的空间,考虑的还很不够,这个也是需要我们大家去研究的,在新文化上,很多医院建设完了,感觉不到新的院区新的大楼有什么文化和底蕴,这个是很简单的一个,包括颜色布局等等,这个实际上没有把医院的内容和文化展现出来,让医务人员,让患者感觉到这个医院的文化。这些也是需要我们落实和支撑的。
党建也很重要,未来在建设物资保障,我们未来要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