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净利润下降归因原材料价格上涨 房建产业链控成本有哪些良方
近日,上市公司2022年财报公告频出,其中,防水行业头部企业科顺股份公告称,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亿元–2.1亿元,同比下降68.78%—79.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000万元–6000万元,同比下降89.51%—93.01%。其主因是沥青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科顺股份本期业绩出现预减。
无独有偶,五金行业龙头企业所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显示,2022年度坚朗五金收入同比下降约13%,单四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8%-19%;四季度归母净利润约为五千万元,四季度毛利率环比降幅较以往年度更小,降幅约1%-2%;经营现金流情况同比略好。2022年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所致。
一般地,行业头部企业都会通过规模化优势对原材料供应链的成本进行严控,而当下的行业龙头企业受原材料涨价所累,利润下降,行业相关企业的问题,或也普遍存在。
在很大程度上,材料成本的上涨是无法预测与控制的。唯一解决方案是找到更有效的方法。
加强寻源采购能力,拓宽采购渠道。则是行业企业普遍做法。某地材行业领军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原材料涨价问题,一方面通过对于研发的投入,采用新技术提高对低等级材的应用,减少对天然木材资源的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企业也将会拓宽采购渠道,关注市场行情,适时调整采购计划。
当然,除了内发性的解决方案外,借助专业化的外部力量进行寻源来降本增效也是主选策略,比如除去传统渠道以外,借助建筑建材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寻源也是可行的方式。
建材原材料的上涨,也必然会导致建筑建设成本的提升,房建开发企业面对建安成本的提升,又应如何应对呢?戴德梁行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管理等的多线配合收紧对建筑垃圾和低效率的控制,对材料预算平衡,选取合适的采购策略也是必然,而主要的解决方案也集中在以下几点:
① 标段划分
在总承包商采购过程中,划分早期工作可以更快地在现场开始施工。然后,选定的总承包商可以开始进场。在垂直建造中,将地基和基础从结构中分离出来,通过拆分责任创造了感知风险,但是风
险可以被管理。需要更详细地考虑感知风险,并权衡承担责任与成本上升风险的风险。
② 提前采购材料
提前采购材料,以降低定价和可用性方面的风险。提前购买材料通常会节省成本,并在项目后期对其他因责拥有更大的决策权。它减少了未知的短缺风险,并能确保在需要时获得材料。也有一些业主和开发商決定直接购买材料,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加价成本。但走这条路也会消除各种服务,并带来更高的风险,因此,在没有全面检查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行的。
③ 管理合同并与供应商、承包商合作
在当前环境下,与供应商和承包商合作设定一个有上限的指数价格点,并达成协议,分享上限之前的节约或超额,是降低风险的更合适的方法。
④ 更多抵消材料通货膨胀维度
可借助BIM或现场管理软件技术,全面了解施工的各个阶段,避免因返工造成材料和人工成本增加。同时,采用预制产品,不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还进一步抵消了材料成本的上升。另外,以价值工程的评判,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前提下,可以帮助平衡不断上升的材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