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地产

新标准出台 进监管目录 促进智能锁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中国消费网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锁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不断爆出的安全性问题,成为阻碍智能锁走进千家万户的“绊脚石”、影响行业发展的“暗礁”。

  2019年4月1日最新修订的《电子防盗锁》标准正式实施,不久前,监管部门也将智能锁列入《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目录》。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列标准和监管措施的出台,将促进智能锁行业健康快速规范发展。

  存在多种隐患智能锁“带病上岗”难保安全

  4月15日,京津冀三地消费者协会约谈了多家智能锁企业,并通报了相关测试报告。结果显示,智能门锁样品存在多项安全风险:用复制指纹解锁的风险;用复制IC卡解锁的风险;在非正常条件下,门锁有异常解锁和无法解锁的风险;在磁场干扰的条件下,存在异常反应;在-40℃低温环境下存在无法解锁的情况发生。

  事实上,央视此前对智能门锁小黑盒、感应卡、人脸识别等技术进行的专题新闻报道,就曾一度将智能门锁安全性问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消费者广为关注的问题。

  而智能门锁抽检不合格也并非是第一次。2018年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电子门锁(智能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显示,北京、广东、浙江三地34家企业生产的34批次电子门锁产品中1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32.4%。亚萨合莱、普鑫、欧莱斯顿等知名智能门锁企业现身不合格名单。不合格项目涉及锁舌轴向静载荷、电源性能(欠压)、防破坏报警功能、抗电强度等4个项目。

  2019年1月6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针对智能门锁安全性展开调查,报道监测的40批次智能锁中,有10批次在指纹识别区受到头发丝、金属丝、胶带等异物干扰,或者出现裂纹时任何指纹均可开锁,有4批次产品采用了人脸识别开锁的方式,但不符合率是100%。

  门槛低、标准老数千家企业混战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中国智能门锁总体销量已经连续三年处于增长近100%。全国锁具行业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锁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预计将超过100亿元,产品产销量将达到1300万-1500万套。在未来的5-10年内,中国智能门锁的行业总产值将会突破1000亿元。

  智能锁行业的“钱”景,吸引了大量企业涌入,一时间,智能锁行业鱼龙混杂。据全国制锁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5全国智能锁企业为600家左右,2016年为800家左右,2017年为1200家左右,2018年已超过2000家,较上一年增长了67%。

  智能锁行业火爆的背后也隐藏着很多乱象,例如,很多企业滥打价格战,导致产品质量低劣。在2018年5月的永康门博会上,有的厂家已经把价格压到了两百元以内,重要的是如此低的价格,居然指纹、密码、刷卡等功能一应俱全,三到四百元的智能锁再次展会上更是比比皆是;在拼多多上,两三百、三四百的智能锁同样非常泛滥。价廉对于用户量说是好事,但没有物美作为支撑,价格再低对于用户来说也得不到多少优惠。因为大多几百元的智能锁在品质和服务上根本没有做好。

  而在市场普及率仅有5%的中国,大多数消费者对智能门锁的了解度并不够,极容易被不良商家所打的价格战误导。

  此外,国标滞后也是智能门锁野蛮生长的一大原因。相关资料显示,除了公安部GA/T73-2015《机械防盗锁》标准以外,智能门锁的行业标准仍然是十几年前的老标准,亟待重新修订。例如,《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GB21556-2008)》距今已有十年。

  列入重点监管目录行业迎来规范发展期

  智能锁行业的种种乱象,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1月份,市场监管总局就印发了2019年版的《全国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目录》,将智能门锁产品列入了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坚决打击伪劣产品。文件从因地制宜、加强安全评估、分类监管、动态调整四个方面做出重点安排。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从日常监管、检验检测、召回通报等等,广泛采集产品质量安全数据,找准找实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将推动智能门锁的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进步,也会提高商家的产品意识,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让用户更安心,从而提高消费者对智能门锁行业的信任。

  同时,出台新的行业标准,也能规范智能锁行业发展。针对目前智能门锁存在的安全风险,由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提出,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归口,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联合多家单位修订的智能锁行业新标准——《电子防盗锁》(GA 374-2019)已于2019年3月1日发布,2019年4月1日实施。《电子防盗锁》(GA 374-2019)规定了电子防盗锁的分类、分级与代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电子防盗锁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制锁分会秘书长、全国制锁信息中心主任赵宏武表示,降价不是唯一发展的道路,守住底线才是发展的基础,企业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做有品牌观的好产品。企业要坚持产品为王。一、质量稳定,安全加质量;二、功能要极度适应用户需求。

  深圳某知名智能锁企业品牌部经理张先生告诉中国消费网家居频道,智能锁行业想要快速扩大市场,就要回归智能门锁的本质要求——安全,这也就要求智能门锁企业回归产品,在技术层面加强指纹识别、数字加密等方面的研发投入,通过提高门锁的安防技能、增强质量控制管理,提升消费者的产品信心和购买欲望。

  “2019年,将是智能门锁玩家们角逐快速起量的关键年,技术的革新和产品的迭代的速度是一个变量。随着全自动智能锁技术被攻克、更多行业新安全标准的制定,更好的体验出来以后,电子防护和硬件防护也越做越好,消费者越来越放心,市场可能会迎来一轮爆发式增长。另外,互联网传播对智能门锁消费意识的普及也会加速助力,以前市场教育可能需要五年,现在可能需要两三年就能完成,5G、AI、无线充电、全屋智能等潮流,智能门锁行业似乎充满更多想象力。”张先生说。

分享中心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朋友圈
  • QQ空间
  • 点击关闭分享
    热门新闻
    优采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