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为改变建筑业而生

提要:  从北京奥运会奥运村空间规划及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南水北调工程到上海中心大厦、“中国尊”、国家会展中心,尽管BIM在我国的实际应用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不能否认,这项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然引发了“蝴蝶效应”。

    来源:中华建筑报

  从北京奥运会奥运村空间规划及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南水北调工程到上海中心大厦、“中国尊”、国家会展中心,尽管BIM在我国的实际应用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不能否认,这项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然引发了“蝴蝶效应”。
  《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提高综合效益。
  “BIM将成为建筑数据和运维数据承载平台,助力实现智慧建筑更人性化、更低碳化的目标。”上海鲁班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宝明如是说。
  BIM优化建筑业
  上海中心大厦塔冠结构日前顺利封顶,这座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高楼建设难度极大,特别是主楼外幕墙的安装。在如此超高层建筑上安装相当于19个足球场大小的玻璃幕墙,不但是全球首次尝试,难度系数也堪称世界之最。
  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团队方面就曾表示,该建筑涉及和应用的BIM相关技术有很多,如果没有BIM技术,没有模型和模拟就去建造上海中心大厦,结果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上海中心大厦内空间关系非常复杂,整栋楼有121层,没有一个楼层和楼面是一样的,所以必须将精度控制在2毫米内。
  鲁班咨询高级顾问咨询应宇垦表示,上海中心大厦通过BIM技术在三维环境中完成项目图纸修改和深化设计。在二维图纸时代,如果设计做得不好,就会导致实际施工操作中反复变更,而BIM将整个设计整合到一个共享的建筑信息模型中,结构与设备、设备与设备间的冲突会直观显现。通过BIM进行三维碰撞检测,能及时发现并调整设计方案,从而极大地避免施工浪费。
  杨宝明表示,BIM技术在创建、计算、管理、共享和应用海量工程项目基础数据方面具有极强能力。从全专业建模、计算工程量,到分析各专业技术冲突,输出预留洞标注图,专业团队可以用10天时间完成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体量作业。相比于传统作业方法,这一方法的综合工效要高5—10倍。
  BIM应用不宜操之过急
  从业主的意识到软件商的大力开发,再到设计院的普及、国家BIM标准的制定,中国的BIM正在蓬勃发展,但目前大部分项目管理还属于粗放型,以经验管理为主,并没有依靠数据决策,距离建立成熟的BIM体系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BIM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魏来认为,目前我国的BIM发展并不落后于国外,但差异很明显。国外建筑业大多以市场化为主,而我国是市场和政府监管兼而有之,这带来了整个BIM技术的差异化发展。比如,美国就是完全由市场化主导的,企业对自身核心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这造成了企业BIM技术发展得很快,而整个国家标准层面的BIM体系则发展得较慢。
  BIM工程师李戈告诉记者,中国大多数工程都是在不断修改和妥协中完成的,这种修改伴随整个工程的始终。
  “国内工程几乎没有一个不是抢工期抢出来的,国外几年建好的东西,国内只需几个月就能完工,靠的就是现场应变能力。这种应变节奏是BIM软件无论如何也跟不上的,如果都指望把现场的实际状况反应到图中,那工作量未免太大了。”李戈说。
  李戈认为,BIM在国外走红的表面原因是BIM系统高效、精确,协同性好,可是国外设计师好几年才修改一座楼,项目管理规范,协同化程度高,甲方很少朝令夕改,少走回头路。
  在北京建谊集团副总裁兼BIM置业总经理刘立明看来,BIM和其他信息化工具一样,再好再先进,也只是一种工具管理手段,关键还得靠人。BIM的很多协同应用需要借助OA或ERP,这都要慢慢来。信息化看上去、听上去都很美,但真正落地实施还需要系统规划、组织设置、人岗确定、考核机制等来做支撑。
  魏来也表示,我国建筑业长期处在一个低成本运行的生态环境中,这使得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费用去进行精细化设计、施工、运维等,这对于整个行业和BIM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阻碍。
  “互联网+BIM ”属意大数据
  互联网思维已是当今商界最热的管理思想词汇,那么,与互联网密不可分的BIM,对工程建设技术变革有哪些促进作用?
  杨宝明说,只有“BIM+互联网”,才能使工程建设产业链透明化。工程建设产业价值链的决定要素是工程量、建材设备产品价格、消耗量指标、造价。BIM主要是使工程量透明化,其他信息则辅助工程量的透明化;互联网帮助BIM技术实现广域网的协同和共享,将产品价格、消耗量指标、造价数据信息透明化。
  在他看来,建筑业本质决定了这是一个最大的大数据行业,但目前也是一个最没有大数据的行业。一些建筑企业数据中心服务器里还数据寥寥,这是因为建筑产品是单产品生产的,且每个产品数据量极大,不是以往技术手段所能展现的。但BIM带来了行业的透明化,相关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有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很多管理难题将迎刃而解。
  杨宝明认为,对于互联网、信息化,工程建设行业一直“稳如泰山”,不为所动,这只是技术未成熟、行业时机未到而已。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所有行业,各行业都排着队“被革命”。“这种革命无疑对全社会是有利的,胜出和留下的应该是及早全面拥抱‘BIM+互联网’的企业。”杨宝明说。

新浪地产
关键词:

网友观点

0人评论了新闻:BIM:为改变建筑业而生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