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铺就农民致富路

  摆脱贫困,是几代承德干部群众的不懈追求。目前,全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走进了“攻坚期”,许多较为成熟的扶贫模式逐渐显现。产业化扶贫是我市探索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

  在平泉县黄土梁子镇,一个扶贫模式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园区改变了村民的贫困面貌。“去年我包了4个棚,出菇高峰时一天能捡4000公斤蘑菇,年收 入近10万元。合作社给租好地、建好棚、发好菌,还有技术员天天来指导。出菇了,往合作社一交就来钱儿,这好事,哪找去!”村民刘占军高兴地说,“用不了 几年,咱也能住楼房开小车了。”

  黄土梁子镇属传统农业乡镇,大部分农民靠外出务工谋生,全镇目前仍有贫困村2个、贫困人口3000人。近年来,该镇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总面积 达到5000亩以上,但主要集中在大户和园区,贫困农户由于资金、技术等条件限制,很难参与产业发展,食用菌产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并不是平泉县想要的结果。为实现共同富裕,该县多次组织考察学习,嫁接引入了“北京宽沟产业扶贫模式”,结合黄土梁子镇 产业发展实际,将食用菌作为全镇产业化扶贫切入点,组建了平东食用菌合作社,并由其牵头建设扶贫模式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园区518亩,组织20户贫困户和8 户普通农户入驻园区。

  以合作社为龙头、以园区为平台、以贫困农民为主体的“企业(合作社) 加盟园区 产业工人(贫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由此形成。实施产业化扶贫,扶贫难题迎刃而解。

  提供贷款和技术指导,降低了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门槛。示范园区招商引资、做强龙头企业,引进了技术力量和产业资本雄厚的物华菌业有限公司牵头组 建合作社,投资建发菌棚100个、出菇棚500个、保鲜库600平方米、办公场所等1100平方米,同时还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并指导农户根据自身实际合 理确定生产规模。降低了由于投资大、风险高等造成的过高门槛,使贫困农户能够较快地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七统一分一独立”的经营管理机制,既要保证了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又保证了产品品质和销售渠道,实现了良性循环。示范园区实行统一租地、统一建 棚、统一生产菌棒、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产品销售、统一核算成本、贫困户统一租赁发菌出菇设施,分户经营,独立核算。把基础投资、技术控制、产品销售等高风 险环节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实施;把发菌、出菇等精细化管理环节交给农户自己组织实施,使产业工人变成了产业主人,分散了经营风险,保护了农民积极性,实现了 产业规模化、农民组织化和利益最大化。同时,注重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严把质量关,实现了扶贫模式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园区可持续发展。

  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了贫困农户的利益。示范园区采用合同管理、收益分享,以合作社为主体,有针对性地选择重合同、讲诚信、有发展产业愿望的 贫困户入社。按照合作社章程,与农户签订合同,负责提供贷款担保、技术指导、产品回收,并按2.2元/袋的价格提供菌袋,同时保证每袋产值不低于3元。入 驻农户向合作社租赁出菇棚,进行食用菌生产。按照合同,贫困户每个棚投入7000元即可生产,其余由合作社投入或担保借款,每个棚纯效益可达到3.8万 元。合作社通过租赁收入、提取销售费用等方式,投资收益率稳定在15%以上。

  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资金保障,是扶贫模式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园区取得成功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县政府整合涉农资金,全力支持合作社建设,不断优化 园区功能。借助“阳光工程”等载体,对首批入驻园区农户进行生产技术培训和诚信教育,使广大农户的素质明显提高。在给予园区补贴的同时,对入驻贫困户按 0.7元/袋的标准给予扶贫补贴,并协调县设施农业建设小额贷款服务中心给予贷款扶持,单户最高可给予小额贴息贷款10万元,彻底解决了贫困户启动资金不 足问题。

  最新消息,实时更新,尽在新浪乐居!

  声明:此文为新浪房产稿件,仅供买家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