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长公铁两用桥日本濑户大桥出现裂缝

提要:日本相关机构透露,横跨日本濑户内海、连接日本本州和四国的濑户大桥日前由于金属疲劳出现裂纹,但这对桥上车辆通行并无影响。报道称,濑户大桥在1988年全面开通,是全世界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相关机构透露,横跨日本濑户内海、连接日本本州和四国的濑户大桥日前由于金属疲劳出现裂纹,但这对桥上车辆通行并无影响。

  报道称,濑户大桥在1988年全面开通,是全世界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濑户大桥的上层为4车道的高速公路,下层为JR四国濑户大桥线。据本州四国联络高速道路公司透露,支撑大桥车道的钢铁连接部分由于金属疲劳出现裂纹,但是对桥上电车和汽车的通行并未有影响。

  裂缝是在属于濑户大桥的一部分的岩黑岛桥和柜石岛桥上发现的。裂缝长大约5厘米,由于桥的下方是铁道因此无法进行补修。本州四国联络高速道路公司表示,这次发现的裂缝是在设计大桥时未能预料到的,今后将会及时进行修补。

  濑户大桥建设时可抗里氏8.5级大地震和每秒60米的大风。但是,据当时参加大桥建设的专家表示,关于濑户大桥的铁道部分,是作为可以使用100年的大桥建设的。因此当时并未将金属疲劳作为考虑内容。

\

濑户大桥

\

  日本濑户大桥图二

\

  日本濑户大桥图三

  濑户大桥是日本一座位于本州(冈山县仓敷市)到四国(香川县坂出市)之间,跨越濑户内海的桥梁,属于本州四国连络桥路网的三条路线之一。全桥由多座吊桥、斜张桥与梁桥连结,构成壮观的桥梁群。该桥在1978年10月10日开工,施工耗时近10年,到1988年4月10日始全面通车。耗资11000多亿日元(约84.6亿美元)。该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4车道的高速公路(濑户中央自动车道),下层为JR四国濑户大桥线。银色的濑户大桥全长37.3公里,海面部分13.1公里,由三座悬索桥、两座斜拉桥和一座桁架桥组成。

  濑户大桥为铁路公路两用桥,是由两座斜拉桥、三座吊桥和三座桁架桥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本州的冈山县,犹如一条灰白色的钢铁巨龙,穿过世界上唯一一条铁路、公路上下分开的两层式隧道,弯弯曲曲浩浩荡荡地跨海越洋,向南直奔四国的香山县。大桥在海中越过5座小岛,从远处看去,5座小岛就象5颗璀璨的绿色明珠,被一根银线串在了一起。濑户水域水下地质构造复杂、水面宽阔,加之台风经常肆虐等不利因素,给大桥的设计和建设带来了诸多难题。然而也许正是这些不利因素,逼出了人类与大自然拚争的聪明和才智。根据设计,大桥可抗里氏8.5级大地震和风速为每秒60米的大风。

  濑户大桥是日本四国岛和本州岛之间的世界最长的铁路、公路两用桥系。它集世界建桥技术之精华,横跨海上5个岛屿,分别由3座悬索桥、2座斜拉桥、1座桁架桥连贯而成。全长13.1千米,跨海部分约9.4千米,绵延长达37.3千米。大桥的上层为公路4车道,每天可通行25000辆汽车;下层为铁路复线,每天通过120列电气化列车。桥下净空满潮时为65米,可通过50万吨级油轮。其中的南备赞桥跨度1100米,是世界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悬索桥,按抗8级地震和秒速60米的强台风设计,主塔高194米,悬索钢缆直径1.06米,由34417根5.12毫米钢丝组成。

  在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日本的工程技术人员用了诸如“海底穿孔爆破法”、“大口径掘削法”和“灌浆混凝土”等技术,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建成了这座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的现代化钢铁大桥。这座跨海大桥总长度达37公里,跨海长度为9.4公里。作为铁路公路两用桥,其总长度是世界第二(原为世界第一,2008年5月1日,其位置被杭州湾跨海大桥所取代),其最长的一处吊桥(两座桥塔间距离)长达1100米,是世界第一。耗资11000多亿日元(约84.6亿美元)。最高的一座桥塔高194米,相当于一座50多层大厦的高度。内海地区,没有严寒酷暑,四周群山环绕。碧透清澈的海水,倒映着低矮起伏的山峦,海内遍布着的大小岛屿,与周围的群山交相辉映。

关键词:日本  濑户大桥  裂缝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