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地产2012年度业绩发布会实录
富力地产2012年度业绩发布会" height="349" title="富力地产2012年度业绩发布会" />
富力地产2012年度业绩发布会
新浪乐居深度报道记者陈标杰/文
3月20日下午,富力地产(2777.HK)在香港发布2012年度业绩:总收入303.7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56.6亿元,同比增长17%。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预期,2013年将比较进取,业绩目标420亿元,目标增长率23%。乐居一线报道汇总》》
以下是富力地产2012年度业绩发布会采访实录。
采访实录:
记者:富力地产的借款356亿元,但现金只有大概1/3,能否说明一下借贷的长短期的比例,特别是第三年需要还款的金额是多少?对第三年的还款有怎样的安排,是否有融资计划?第二个问题,富力去年进入不少新区域,包括在杭州拿了两块地,还有大同,还有福建550亿的3个项目订下协议,今年福建的项目会不会进一步落实?公司在拿地的时候会不会有更多新区域拓展计划?第三个问题,富力在成都的天汇mall项目,看到去年广百发出公告说,在这个项目的经营情况不理想,想问公司在这个项目上会不会有策略的调整,会否引入新的百货零售品牌?关于天津响螺湾的项目,听说包括很多开发商在响螺湾的项目都不理想,有暂缓或封盘的项目,我想问公司的区域发展会否受到影响,对响螺湾地区发展有什么看法?
财务总监周蔼华:我们贷款350亿元里面,大概今年到期的有72亿元,明年到期160亿元。产品方面,除了银行贷款之外,还有60亿元的信托贷款(trust loan),55亿元的国内公司债券,还有关于境外的融资。
董事长李思廉:我回答另外的两个问题。第一方面,今年公司的策略会比较进取,因为我们预计预计土地的价格会稳步上升,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我们都积极地去拿地,都以面向刚性需求为主。福州的项目也是在洽谈当中,会比较慢的。你所提的项目问题也是公司要解决的困难。做房地产公司,管理层平时的工作就是去解决困难的。(天汇mall)可能是包括原来的百货公司,因为它提供很多的产品都第一次进西南市场,可能对当地的产品需求有一个磨合。到今年年底,整个(天汇mall)的出租率会达到70%。我们暂时不会考虑新的百货公司进场。响螺湾方面,大部分发展商都稍稍放慢,我们也放慢了一些,但是我们那边有一栋超高层,有一栋不是很高,差不多30层,矮的今年会推出市场。因为当时的土地成本很低,所以应该也不会构成什么压力。在二三季度就会推出市场,所以很快就会知道市场的反应。因为成本很低,预售价格在1万元上下,应该能够吸收一些长线的投资者。
记者:今年拿地将面向刚需市场,那么会不会影响毛利率?今年主力拿地在二三线城市的预算多少?
李思廉:我们全年用在买地的预算约100亿元,全部的土地款、利息、建筑费用等所有指出大概预算330亿元。刚需产品是大部分主流公司的主打产品了,相对来说会把均价拉低一些,这是一个趋势。公司由于还有一些商业项目支撑,所以下降的速度会比其他公司慢一些。相对来说,消耗的土地储备会慢一些。毛利率方面,公司有多年的经营经验,相信维持稳定的毛利率是可以达到的,30%~40%之间。今年税后利润率18%~19%,未来几年也将能够保持。
记者:去年年中您对市场看法比较审慎,今年的公司目标比较进取,是因为看到了什么积极的因素?另外,今年的经营成本上有哪些挑战,比如土地价格、建筑成本上升?
李思廉:我们相对乐观了,其实是看到市场需求很强。一季度往往是销售比较慢的,在这么强的宏观调控力量下,老百姓的预期和政府似乎有些不一样,在中国目前投资品有限,且全世界货币泛滥情况,大家对财产保值意识很强。有时都有很多国内新闻说,为了买房,又离婚再结婚的,都是真真实实地发生。关于土地市场,作为发展商我们的预测,几乎找不到任何让土地价格下降的原因。
我们都和以前土地管理的官员聊,比较十几年前,说现在拆迁成本都上升了,在主要城市都升了10倍以上。我们对比一下,十五六年前,广州的土地价格至今平均升了10倍,个别有30倍。在这样的情况,加上中国的经济又要保持7.5%的发展速度,似乎看不到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大部分发展商已经适应了调控的力量,大家都发掘了很多资金渠道,今年头两个月,企业在海外发债,或者透过不同渠道比如信托,资金非常充裕。这半年,很多投资资金都进入这个行业,让这个行业有新的力量支撑,所以大家在土地储备上都积极了。大家只能够按照市场的大趋势来做。我们看到一些大型的国营机构,规模已经比大部分民营企业大了超过一倍以上。在这样的平台上,他们要增长,就是都要大力买地。所以在北上广深等主要大城市,甚至一些二线城市,好的地块都有十家八家企业在竞争。这种情况我觉得短期内不会改变。大家积极买地,而后就会积极推销。十八大提出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也多了城镇化概念,推动整体人口迁移、城市发展,这也推动了强劲的房屋刚需。这已经能抵消任何调控的负面信息了。
记者:国五条会不会影响公司的策略?
李思廉:我个人不会预计房价大升。这几乎不可能。涨价太厉害,政府会有很大的力度来压下。随着CPI每年上升,我相信政府会逐渐推出措施来默许的。国五条的细节如何,现在没有确切的说法。例如,第一套房征不征税;报税是自愿性质,还是不报就受罚,很多东西没定。征税的基础要公平,很多细则需要讨论。我认为,如果看到全世界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中国政府应该不会有特别大型、鲁莽的行动来对付房地产行业。只要发展商好,政府好,克制一些,相信今年会和2012年比较接近,大家照样交出比较合理的业绩给投资者。
现在刚需型产品都是比较合理的,大家买房后就不会有指标再买,加上楼价又不便宜,暂时来看,各种情况整体上都是中央政府勉勉强强能接受的。
记者:公司年度销售业绩增加很多,但集团持有的现金,2012年末是128亿元,但上半年其实有136亿元的,为什么出现下降?另外,酒店方面现在还是亏损的,今年会不会止亏?集团派息比较多,为什么不保留多一些现金作后续发展?
李思廉:派息的比率跟前一年度其实是一样的,每股6毛钱,共派息20亿元左右,对于公司所管理的资金来说,还是在合理的范畴。真金白银地赚到钱,也是要回报给股东。有七八年了,一直都是这样。派息接近40%其实是我们的惯例。有时候资金多或少几个亿,对集团来说是很小的事情。
我们有一些在建的投资物业,包括在天津的酒店和成都将开的丽思卡尔顿酒店,还有写字楼,压了我们一些资金,我们会小心管理好。
记者:土地储备超过一半的面积在太原、重庆、惠州、海南这些地方,这会不会意味着未来发展的重心会对三四线城市有所倾斜?这些地方推盘的速度,跟在北京天津广州项目有什么差异,或者是节奏、资金支持有什么差异?
李思廉:公司的土地储备政策还是以一二线为主的。但是往往在北京上海买地的时候,竞争对手比较多,所以也同步地在二三线城市买地。买地有些谈判的过程,需要时间。我们从今年一季度开始有些土地储备上的收获,之前都发过公告。有些区域的土地储备数据看起来挺高,但单价最高的还是在北京广州,也是销售业绩最重要的地区。
记者:公司年末负债比率是80%多,公司是不是觉得还可以了,所以今年采取比较进取的业绩策略?可销售的楼面面积是多少,货值多少?
李思廉:现在80%左右的负债率是可以接受的,今年再积极一些,负债比率可能会稍微再增加一点,都可以,我们都会很谨慎维持在这个水平。这跟我们对市场如何预期有关,如果我们觉得土地便宜,那么买地会积极一些。现在看到的是,土地价格不会大幅下降,有合理价位的话,我们都会积极一些。目前在建面积大约七八万平米。今年全部可销售的面积,包括在建和去年建成的,总的目标是卖出六成左右。其实大部分公司都差不多是这个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