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南宁保障房设计方案 警惕变建筑垃圾

  保障房面积有限,如何设计户型,才能让一家人既能住得进,又能分得开?3月6日举行的“安居绿城·南宁市保障性住房建筑设计研究征集会”上,来自北京、深圳和广西本土的7名专家,对征集到的8个设计方案进行了点评。专家表示,有的作品设计不合理,或是造成面积浪费,或是显得空间局促,保障房设计理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设计以安全实用为本

  去年11月,南宁市规划局联合南宁市住房保障局开展保障房建筑设计竞赛,为五象新区东风路以东、面积约30.63亩的一处拟建公租房项目征集设计方案,共有8家设计单位参加。他们提交的8个设计方案如今开始评审。

  评审专家提出,保障房保障的是基本居住需求,由于建设资金有限,设计的重心应从追求美观转为重视实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从设计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早在2005年,建设部就提出做好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专家指出,保障房想做到这“四节一环保”,可以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系统节约水源;采用小面宽、大进深的套型设计以便节地;充分结合地形、地势及采光、通风等自然条件来规划设计以节能;应用一系列实用性强的新技术和新材料来节材,等等。

  方寸之地做好腾挪

  “保障房不能仅仅‘保’。”有专家表示,尽管是保障房,但舒适性不可牺牲过多,应该在有限的条件中提高居住品质。小面积的套型,可通过细节满足多功能需求。例如,在厨房或卧室入口处利用无效空间作为储藏设计。

  同时,保障房的套型空间也应具备灵活性,满足家庭人口结构变化的需求。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障房品质的要求也会提高。专家认为,本次参评的一些方案提出了空中连廊、屋顶花园、开放社区等设计思路,都比较好,建议建筑整体设计应留出改造空间,便于住宅功能的变化与转换。

  难修难改恐成建筑垃圾

  公租房多为约60平方米的“蜗居”,很考验空间布局。但当前许多保障房存在空间设计不合理、浪费面积的现象。例如四五十平方米的小套型,也设立独立的起居室与餐厅,盲目追求“大客厅”、“大餐厅”,对储藏空间却缺乏考虑,导致空间局促,生活不便。

  有专家指出,目前很多保障房设计对住户需求没有全方位的了解,缺乏人性化、精细化的设计。另外,保障房前期建设投资巨大,后期维修、维护资金也不容忽视,如何“可持续居住”,将可能是20年后我国存量保障房面临的最重要问题。随着居住年限的不断增加,保障房建筑主体及其内部装修材料、设备都会老化,需要提前考虑未来维修和更替的便利性。

  同时,未来城市化步伐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住宅需求的改变,则要求住房设计具备较好的可改造性。不具备可改造性的大量高层保障房,未来将面临无处可去的尴尬,可能成为建筑垃圾。

关键词:活动播报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