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曲线融资近五百亿楼市回暖难掩债务隐忧
时至今日,房企一月融资大潮落下帷幕。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1月,国内房企先后通过发债、配股、股东增资以及卖股权等方式“曲线”筹措资金近500亿。
值得一提的是,计划融资的九成以上房企均表示,公司所得资金将用于偿还现有债务以及增加土地储备。然而,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公衍奎表示,一方面,借着市场回暖的趋势,“借新偿旧”和“积草囤粮”是房企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从上述融资手段、信贷政策及房企债务等情况来看,今年房企资金链依然将维持紧张局面。
房企“曲线”融资近500亿
由于绿城中国和明发集团在月底加入海外发债“军团”,龙湖及奥园亦再度发债,因而截止1月结束,已有17家房企公布了发债目标,合计融资63.5亿美元。除了海外发债,金地、星狮、融创和恒大等房企还计划通过配股融资,总额约74亿港元,而建发、渝能产业、金轮天地则通过股东增资、变卖股权以及首次IPO等途径获得总额逾21亿元的资金支持。
不难看出,一月房企八成融资金额得益于海外发债,毕竟与2012年600亿的海外债融资总额相比,一月单月便超出了过去一年的六成。在业内人士看来,房企的这波融资潮除了便于短债转长债以外,房企掀起融资潮也是为企业项目拓展提供资金支持。
对此,薛建雄指出,目前楼市尚在去泡沫的过程中,不少开发商在去年三、四季度大举拿地后,资金面开始“难受”,而1月后,楼市会进入冬季休整期,将自然降温。
融资好景或难持续
对于房企“资金面难受”,公衍奎亦有不同解读,他指出,目前楼市调控和信贷政策难言放松,各方融资渠道收紧,而今年又是房地产信托兑付的高峰年,基金兜底、无力偿付的案例必将增加。
事实上,2013年开年至今,房地产信托已出现3起“绝当”,此前更是曝出华业地产无力承担信托到期的案例。
与债务压力相对应的是,房企融资好景或难持续。就房企海外发债而言,穆迪、标普等国际评级机构坚持对我国房企的海外债券多给予“非投资”评级(即垃圾债),而福克斯消息称,瑞银依旧看空债券市场,并计划于近日将其经济业务中的债券客户重新列为“激进”投资者。
而有意思的是,对于另一条重要的融资途径——配股,资本市场似乎也不太认可。就在融创和恒大公布配股计划的次日,两家房企的股价竟分别在花旗和摩通等大行的“护航”下跌破配股价,这对于认购者而言无异于“竹篮打水”一番。
去泡沫时代下的债务隐患
在经历了一轮楼市“大跃进”之后,房企高负债的发展模式依旧未得到明显改变,与之同时,信托业协会的数据还显示,2013年房地产信托兑付本息将达2800亿元,远超2012年的1759亿元,兑付顶峰将在二季度出现。2011年高昂的信托本息以及2012年末骤增的拿地成本,即使是大房企也难言轻松。
以恒大最为典型,据了解,在2011年,恒大共成立16款信托产品,募集资金将近46亿;而在2012年,恒大在上半年新增土地储备仅为544万平方米,下半年却激增至2046万平方米。
在恒大8月底披露年度中报后,摩根大通随即发布研报称:“对恒大净负债率跃升至96.1%感惊讶。”高盛明确表示:“除非恒大管理层愿透过更谨慎的新收购、扩展来降低其资产负债表上的存在危机,否则其高净资产债务比率将持续。”
虽然,恒大董事局许主席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司规模已经达到理想状态,将坚持较为谨慎的买地策略。但实际情况则是,恒大在2012年又花费了141亿元的购地成本,同时将2013年的合约销售目标上调至1000亿元,相比去年800亿元的目标增加25%。
为此,国泰君安在年初刊文指出:“恒大全国性覆盖依赖高杠杆,高于未付土地款和快速销售。如果销售步伐放慢,公司的流动性将会有严重问题,因此,我们担心其财务状况。”
除了恒大以外,一些典型房企亦存在发展隐患。在一月融资的企业中,雅居乐、方兴、碧桂园、中骏置业等企业或因市场布局过于集中、布局城市发展潜力不足;又或是产品结构单一、缺乏成熟的产品体系,与企业现有的信用评级有一定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