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中村滋生大量小产权房 差价巨大买卖火爆(2)

  城中村还建房卖得很俏

  也许,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忍受远城区小产权房的遥远距离,但2005年以后,随着武汉二环内城中村改造的推进,另一种小产权房——城中村居民的还建房,开始引发更多人的追捧。

  2012年12月25日一大早,记者来到武昌秦园路的团结名居枫园小区。这是一个新入住的小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30多层的楼房,几乎每一层都挂着出租的横幅。在小区空地一个简易的活动室里,张女士正在四处打量从小区入口进来的人。

  看到记者张望出租信息,张女士连忙迎上前来。当记者说想买房时,张女士说记者来晚了,“刚分房子的时候好多人卖,现在人家都装修出租了。不过你要买的话,有几套大户型,看你要不要。”

  在另外一个单元门口,记者注意到一位中年男子正在接电话:“没有没有,都租出去了,150平方米的要不要?”记者表明来意,该男子也说没有小房子了,“要不就是早卖了,要不就是租出去了,只有大户型没人要,6200元一平方米,但是要一次性付款。”看到记者不像是能买得起的,该男子便不愿意再谈。

  同样,在洪山南湖大道附近的南湖新城家园小区,一听记者想买还建房,门卫叶师傅说,他可以立刻带记者去看房子。“没有证还要一次性付款,买了不放心啊?”记者担心道。“怕什么,这个小区卖了四五百套了,人家都不怕,住得好好的。”叶师傅说,南湖新城以前房子才4000多元,现在买的人多了,估计要快6000元才能买到。

  巨大差价吸引中介参与

  在南湖新城小区的旁边,就是两个国内一线房企开发的楼盘。在南湖新城房子卖5000元一平方米时,这两个房企的项目就卖到了8000元一平方米。当然,这还不算价格差距最高的。在徐东,2012年12月的商品房均价已经突破10000元,同样地段和同样配套的还建房只有6000元出头。

  由于小产权房在武汉出售量不大,所以交易信息只会在知情人的圈子中传播,不会打出大幅广告,因此,消息灵通、又能将买卖双方聚拢的中介就成了“小产权房”交易的一大推手。

  记者探访的多个小产权房小区里,很多都有中介的身影。

  去年12月底,记者在某分类网站上看到,一家中介的经纪人夏女士发布的卖房信息显示,“南湖某小区有十几套小产权房,单价5000元,30万或40万元一套的都有,可以直接跟开发商更名,交易方便。”但记者打电话咨询时,夏女士告诉记者房子已经卖完了。“这是开发商还建后多余的房子,委托我们出售,价格便宜嘛,非常好卖,你看到的信息是去年11月底发的,大概一个月时间,房子都找到了下家。”

  南湖大道武商量贩超市旁的一个还建房小区,也有大量房子通过中介倒手出去。而且中介经纪人在网上宣传的极其诱人:“本人去年新建7套小产权房,房型好、采光好……”

  在南湖另一个还建房小区,物业公司甚至充当了中介的角色。记者与同伴在小区门口的公告栏张望时,就有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来探问,是买房还是租房?记者看到,物业公司甚至有几套空置房屋的钥匙,可以随时带人看房。

  低价买来的小产权房有没有风险?在小产权火爆的灰色交易下,产权问题是始终存在的隐忧。尤其是在所涉房产价格大幅飙升的背景下,相关的纠纷层出不穷。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的小产权房将来会否有身份“洗白”的一天?小产权房今后走向何方?

  买卖手续有点含混不清

  买小产权房能不能办房产证,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在武昌秦园路的团结名居,张女士告诉记者,上半年分房子的时候很多人买,都是私下里谈好,签个协议,一次性付款。记者问,房子到底能不能办证?“可以办吧,说是5年后办,至于是什么证,不知道,反正你自己住呗。”

  2012年12月27日,记者来到江夏汤逊湖边的中州社区。小区里十多栋楼房已经全部建好,记者转了一圈碰到一位穿着保安制服的男子。他告诉记者,小区一期大概600多户,“都卖完了,蛮多武汉市的人来买。”记者随后找到了中州村村委会,一位工作人员面对记者的问题,三言两语就把记者打发了:“买不买房子我们不管,办证?不知道,这是村集体的土地,要是有人告诉你能办证,你就买呗。”

  “小产权房”的“小”,不是小在“房子”上,而是小在“房子”底下的那块“土地”上。

  湖北省房地产经济学会专家委员殷跃建说,在我国,“小产权房”并没有法律定义,狭义上是指由乡、镇政府而不是国家颁发产权证的房产,即是一些村集体组织或者开发商将建筑在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当成“商品房”,销售给城镇居民。

  湖北观筑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何新权则认为,小产权并非一个法律概念,通常来说,法律界认为不是在国有出让土地上建造的房屋,就是小产权房。从广义上讲,不是正常商品房开发、有产权纠纷隐患的,都属小产权房。

  城中村滋生大量还建房

  武汉小产权房的“家底”如何?

  记者分别联系武汉市规划局、武汉市房管局,希望获得小产权房的数据,但两个主管部门都称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记者发现,近几年在武汉市面上流通的多是城区的还建房。

  武汉市于2003年开始启动二环线内城中村改造,截至去年年底,56个城中村大多数已经完成或启动了村民还建工作。与同样面临城中村改造现状的广州、郑州、太原等城市相比,武汉改造总量居首。城中村改造带来大量的还建房,很多村民拥有多套还建房,他们把多余的房子出售。

  记者调查发现,在武汉购买廉价小产权房的人群并非仅仅是中低收入者,还有不少老板、公务员、教师甚至律师等中高收入群体也参与其中,他们的目的是投资。

  在武昌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刘女士,早在2005年就以不到千元的单价,在洪山一个村民小区购买了一套小产权房。刘女士并非没有房子住,她有两套住宅,这套小产权房被她用来出租。

  对投资者来说,小产权房出租比商品房出租获利更大。在徐东一个小产权房小区买了房子的陈先生说,同样是80平方米的两居室,还建房只要30万元,而同样地段、面积的商品房要80万元。按租金回报率来计算,如果还建房月租1600元,出租年回报率是6.4%;商品房小区租金略高,即使以2000元计算,出租年回报率仅有3%。

  “投资小产权房的也不少。”一位资深中介人士告诉记者,除了为居住问题退而求其次的小产权房买家外,有不少投资出租或倒卖的。

  声明:凡注明“来源:XXX(非新浪乐居)”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联系热线:62623306-8106。

  >>"解救刚需 寒冬送暖"乐居看房团报名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导航

  • 武汉城中村滋生大量小产权房 差价巨大买卖火爆
  • 武汉城中村滋生大量小产权房 差价巨大买卖火爆(2)
  • 武汉城中村滋生大量小产权房 差价巨大买卖火爆(3)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