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南海签约全面合作

  南都讯 禅桂一体化正式拓展到禅城南海全面合作!昨日,禅城、南海两区政府正式签署加强公用事业与城市管理战略协作框架协议,明确道路交通、公用事业、综合执法、文化旅游四大项合作内容,并明确了由双方区领导组成联席会议,在区政府办公室设协调办公室等一系列合作机制。

  市长刘悦伦在会上说,看地理位置,禅城和南海,一个是“蛋黄”,一个“蛋白”,他们连为一个整体,成为“强中心”最主要的部分。签署协议后,两地要抓紧做些实事好事,尽快见到一些实效。

  去年10月,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在其微博上就已提出要紧扣“‘禅南联手’而非只是‘禅桂一体’”,将禅城与南海两区之间的合作从既有的禅桂一体化拓展到禅城南海全面合作,这是官方首次提出“禅南”合作。之后,“禅南联手”新战略正式出现在前日的南海区委全会报告中。此次的合作协议,内容已具体到道路交通、公用事业、综合执法和文化旅游这4项内容。

  合作内容当务之急是交通路网对接

  “比起过去碰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现在考虑得更全面”,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会后介绍,两区合作最紧迫的事情双方已经在做了,也就是交通路网建设,比如已经在动工的龙湾大桥、魁奇路延线,还有佛平路改造、禅西大道等交通建设。

  另外还要拓展文化旅游合作空间。比如岭南文化不仅仅是禅城祖庙的问题,还有南海西樵山。早期工作都是在探索,但是现在整个文化旅游的整合,需要分开几个专职小组去更加全面地解决。

  市委常委、禅城区委书记区邦敏也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两区之间沟通的重点,比如桂澜路、魁奇路东西延建设,两区畅通连接起来,资源就能得到盘活,将来可以合力参与外界竞争。

  合作机制不定期召开两区领导联席会议

  在协议中,双方合作机制也正式明确下来。由双方区领导组成联席会议,不定期研究解决区域合作重大事宜,协调推进区域合作。建立日常协调机制。在区政府办公室设协调办公室,负责区域合作的统筹协调。建立部门衔接机制。涉及具体事务的操作,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磋商机构,对具体工作实时衔接。

  邓伟根2010年调到南海之前担任分管城建的副市长,他坦言,当时两区协调起来比较难,令他印象最深的第一是广佛地铁,第二是南海罗村到禅城张槎的兴朗大桥,足足开了十几次协调会,很多具体的衔接事项都涉及到两个区。还有包括公交、公共自行车对接等等。“现在两区当中有专责小组,面对问题更积极更主动。”

  将来联席会议多久开一次?邓伟根说,形式是次要的,不一定非要规定一年开几次,有问题就可以坐下来谈,关键是要落实到专责小组去跟进落实。

  区邦敏也表示,以前,许多事情需要市层面出面协调,现在签了协议,两兄弟能够坐下来谈好的,就尽量少去麻烦老窦,一个家庭里面,当爹的最愿意看到,兄弟姐妹之间有好的互通。

  利益关系两区是“竞合关系”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利益,如何在合作中,防止因为利益顾虑而影响合作大局?邓伟根认为,每个地方有自己的利益考虑是正常的,两地没有利益差别就没有动力,南海和禅城的关系是一种“竞合关系”,但竞争是合作中的竞争,合作是大前提,不是为了小利益把大局毁了。

  “比如路打通了,以后企业去哪里,对于两地来说肯定有利益差异,这个差异迫使两区政府更开放、更务实、更高效,有什么不好?”总之他认为,禅城和南海是大佛山的两个兄弟区,总体利益没有冲突,之前有些事情协调起来比较难都是技术上、操作上的问题。

  合作花絮

  两区一把手本来就志趣相投

  区邦敏自称常为两区合作事宜回去请教“邓师傅”

  区邦敏曾在南海从政多年,在2011年9月调任禅城区委书记之前,曾作为南海区长,和邓伟根搭档了一年多,两人非常熟悉。

  昨日在仪式现场,区邦敏说,他到禅城以后,就一直在思考禅城怎么升级,跟南海之间怎么互动,也常回去请教“邓师傅”,几番沟通下来发现,南禅之间联手共赢还有很大的空间,社会需要,市委市政府需要,两区政府也有这样的需求。邓伟根开玩笑说:某种程度上,我跟邦敏的沟通,比跟灿儒(南海区区长)沟通还多。

  区邦敏接过话头:“吃饭不多,但商量的事情还蛮多,中山公园怎么弄,当年的想法怎么样,季华路、魁奇路等怎么弄……”邓伟根这时有些感慨地说道:“中山公园改造,我当时(做副市长)分管时,就说一定要‘拆墙透绿’,这是进佛山市的一个入口……”

  刘悦伦在随后发言中也说道,区邦敏跟邓伟根个人志趣相投,两个区一把手这样一种密切关系,给禅南合作提供了一个契机,兄弟一样的关系会带来两个区域的合作加速。

  记者观察

  应挑双赢的来做,以免影响合作热度

  大佛山成立十年来,路网不断延伸,城市面貌蜕变,产业结构重塑,现代制造业异军突起。在佛山高新区珠三角国际科技园启动仪式上,市长刘悦伦曾有掩饰不住的自豪:佛山G D P总量在全国占第11位,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佛山排第12位,广东省综合实力榜佛山排第3位5。五指握成拳后,佛山逐步凸显出了强大的合力。

  尽管互动在加强,但五区的融合仍亟待加强:各区之间仍有不少断头路;近在咫尺的禅南两区,豪宅标准并不统一;各区的公交线路大多为“内循环”,跨区公交线路少之又少;禅桂两地公共单车系统,各自运营,连借还时间都不一致;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仍缺乏协调,各自为政。

  这是佛山“强中心”崛起的前言

  正如非常熟悉佛山情况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袁奇峰所言,佛山是一个基于农村社区工业化发展起来的、自下而上的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佛山市级层面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佛山整个的经济格局,亦是一个自下而上的格局。因此,“强中心”的提出顺势而生。而要做强做大中心城区,禅城和南海的融合,将是一个现实的命题。

  就文化旅游而言,南海的西部三镇,也正努力打造现代农业、旅游、休闲产业。这与禅城区的西拓思维,将可有效衔接。而从产业发展来看,打通禅南交通,将大大减少两地企业运输成本,也利于广佛之间的资本要素流动。本次禅南携手建设“强中心”,也为未来广佛的更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袁奇峰曾指出,佛山的中心城区应该确定为禅城和南海的全域,经过千灯湖片区,东接广州、构筑广佛副中心。与此同时,中部南海的产业组团、西部南海的文化旅游组团,也将与之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心城市格局。禅南合作协议的签订,有理由相信这将是佛山“强中心”崛起的前言。

  禅南合作“三部曲”

  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佛山市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丁力认为禅南合作会经过三个阶段:首先,是有限合作,把容易做的事情先做了。比如某条跨区道路规划,信息可以共享,两地都修好各自一段,做好交界路段的对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这是最表面的事情。旅游也可以优势互补,设几条贯穿祖庙、千灯湖、西樵山的旅游线路,对禅城、南海都有好处。

  之后,就是构建共同利益。禅南的合作需要有共同利益支撑,要选双方感兴趣、都有利益的方面来做,构建双方的共同利益载体,不然到后面双方的合作就会慢下来,甚至难以为继;最后,是打通各自利益,将两地的利益作为整体考虑,实现产业布局、资源调配的互动和互补,形成“南海兴旺,禅城沾光;禅城发展,南海受益”的局面。甚至可由两区每年拿出一部分财政收入,成立共同发展基金,获得的利益共享。

  统筹:南都记者 程俊

  采写:南都记者 程俊 朱利辉 陈惠婷 实习生叶学琳

    分享到:

 

关键词:禅城  南海  交通建设  

网友观点

0人评论了新闻:禅城南海签约全面合作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