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站绿皮火车将变城市轻轨 滨江岸线整治后展露大江风情
南京西站的“绿皮火车”有望变身城市轻轨,白云亭“菜篮子”变身文化艺术中心,滨江岸线整治一新后展露大江风情。记者昨日在下关区代表团采访时获悉,随着滨江商务区建设全面推进,今年将迎来一批重大项目捷报,下关将重现“南京外滩”的昔日繁华和荣光。
扬子晚报记者 仇惠栋
下关文化艺术中心有望今年建成
下关滨江商务区是南京市重点打造的十大功能板块之一,这次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下关滨江地区的建设。
“下关的发展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2013年是下关滨江建设和拆迁同步、重在建设的一年,”南京市人大代表、下关区委书记娄学全说,今年该区要打赢三场硬仗。其一,是主攻城市功能转型,以加快搬迁粮油仓库、钢材市场等低端市场为重中之重,着力推进高端商务区建设。其二,是主推城市品质提升,让下关丰厚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显山露水”。其三,是主抓民生改善工作,打造幸福下关。
在整体提升人居环境同时,注重提升百姓身边的“微幸福”。“把老百姓的身边事、困难事一件件解决,做到路平灯亮水清山绿,比如小绿地、小游园工程……”娄学全说。
今年该区民生工程好消息不断。记者了解到,在搬迁后的白云亭“菜篮子”原址上,将建设下关文化艺术中心,这一项目有望今年完成。南师附中树人国际学校也将于今年9月份如期开学。南医大二附院南扩工程在今年底将完成拆迁征地任务,预计3年建成。
中山码头上半年将重新启用,轮渡继续保留
下关区坐拥山水城林丰厚的“家底”,但其一直面临“江不见城、城不见江”的尴尬。该区着力实施的滨江岸线整治工程出一期成果,大江风情将成为城市景观。娄学全说,下关滨江岸线的试验段将在今年汛期前建成,随后该区将启动整个岸线的整治提升工程。
记者了解到,下关滨江岸线整治工程南起中山码头,北至长江大桥,全长约3公里,宽度从规划江边路到水面(50~120米宽不等),该区将对这一段黄金岸线进行防洪墙加固改造、闸口整合、景观绿化等建设,同时在江畔设置慢行系统和车行道,方便市民亲水近江观景。
下关的昔日繁华不仅留存在人们记忆中,也给该片区留下了多处珍贵的民国建筑遗存。在下关滨江商务区的规划建设中,民国建筑的修缮复兴备受重视。娄学全介绍,该区正在对原江边路港口候船厅、中山北路576号民国建筑(下关电厂内小红楼)、招商局旧址、和记洋行旧址等民国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据了解,南京市民熟悉的中山码头也正在进行保护性修缮。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并重新启用,其轮渡功能将继续保留。原来斑驳的建筑外立面进行修饰后,将和附近的其他民国建筑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