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海龟“京京”“粤粤”归海

昨日上午,由北京市农业局与广东海洋渔业局联合举办的“送海龟回家,创和谐自然”主题放流活动,在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一年多前遭非法捕捞贩卖至北京的两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龟“京京”和“粤粤”,从北京乘飞机回到惠东海龟湾并放流大海。
一年前被迫“北漂”
在大海中生活的海龟,一生中难得有“进京机会”,但“京京”和“粤粤”却在人为胁迫下,悲喜两重天地游了一趟京城。
北京市渔政监督管理站站长张清称,在2010年初该部门的执法行动中,执法人员分别在朝阳区和海淀区的饭馆,查获两只绿海龟。当时这两只海龟被人放养在水池中,身患疾病非常虚弱。
北京渔政部门工作人员猜测,“京京”、“粤粤”极有可能是在南方近海遭非法捕捞贩卖进京。张清称,北京的餐馆之所以买海龟有两种可能,一是供顾客食用,另外一种可能是用来招揽客人。
张清介绍,查获这两只海龟后,北京市渔政部门马上与北京太平洋海底世界取得联系,将两只海龟送到那里进行救治。随后,专家为两只海龟制定了详细的饲养计划,并配备了专业的饲养人员和设备。一年多来,两只绿海龟身体和精神状况逐渐好转,执法部门和专家们决定将它们放归大海。
离京前“火”了一把
在将海龟送回故里之前,北京渔政部门利用网络,发起一场很潮的“造星”运动。
今年7月26日,北京渔政部门在官方网站上为海龟回家进行预热,号召北京市民为海龟取名。这一举动大大提高了两只海龟的知名度,北京渔政部门随后顺应市民提议,给一只海龟取名“京京”,另外一只取名“粤粤”。
临行前的10月9日上午,受聘为北京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形象大使的射击奥运冠军杨凌,在北京太平洋海底世界博览馆为绿海龟“京京”和“粤粤”量了体长、称重,它们分别重10.4公斤和10.6公斤,随后,“京京”和“粤粤”被送至首都机场,带着首都人民的祝福启程南下。
装上芯片放归大海
昨日上午10时许,放流之前,从北京一路护送“京京”和“粤粤”回家的工作人员,依依不舍地和它们作最后一别。而久别大海的海龟,在听到潮汐声浪后,伸出头向大海方向不断张望。放流开始后,“京京”和“粤粤”在人们的引导下,朝排浪处进发,随海浪浮沉瞬间扎入大海。
当天和“京京”、“粤粤”一起游向大海的,还有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功孵化的两只绿海龟“幸幸”、“福福”。这两只海龟是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2年采用人工移植孵化的方式成功孵化的。该保护区是我国第一家掌握该技术的单位。
此外,工作人员还为放归大海的四只海龟安装了电子身份识别芯片,当这些海龟“回家探亲”的时候,人们能根据芯片识别。
新闻链接
据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古河祥介绍,今年5月至10月海龟上岸产卵期间,该局仅观测到2只海龟上岸产卵繁殖,且只上岸一次就回到大海一去不返。这一数字创下海龟湾海龟上岸产卵新低,去年同期该地观测到4只海龟上岸产卵。
古河祥介绍,按常理同一只海龟在产卵季节5-10月,会上岸产卵3-5次,这2只海龟仅上岸1次就没办法再次上岸,说明它们在返回大海的途中,极有可能已被渔民捕捞。海龟保护形势刻不容缓。(记者 罗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