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眼微评:反“地沟油”战争怎么打?
新浪乐居讯 12日,公安部侦破特大地沟油案吹响了“拯救食品安全,消灭地沟油”的集结号。早在今年3月份,惠州市就已开展为期四个月“地沟油”专项整治,但事件却没有停止。有网友认为,地沟油之猖獗,离不开“图便宜、重味道、轻质量”的消费者的"助纣为虐"。这场战该怎么打,说说您的看法?#惠眼微评#今日话题:反“地沟油”战争怎么打?
讨论 " height="506" src="http://huizhou.house.sina.com.cn/images/scan/2011-09-16/U4356P927T28D10331F1346DT20110916111321.jpg" title="》》点击进入“惠眼微评”微博讨论 " width="426" />
》》点击进入“惠眼微评”微博讨论
相关新闻一
发现“地沟油”快举报
惠州质监、工商、农业等部门近期将开展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市民如发现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地沟油”非法提炼及伪劣食品生产加工等违法行为,可踊跃举报。
惠州质监、工商、农业等部门近期将开展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市民如发现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地沟油”非法提炼及伪劣食品生产加工等违法行为,可踊跃举报。投诉举报电话如下:
市农业局2891862、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2365、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2315、市食品药品监管局2818292、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808698、市环境保护局2112900、市卫生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833523。(来源:南方网)
相关新闻二
靠严打是打不尽“地沟油”的
13日上午,广东省食安办、省公安厅等部门联合召开了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行为,坚持“打、堵、疏”相结合,彻底解决“地沟油”问题。
此前,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由公安部统一指挥打击“地沟油”,表明这一行动已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其重视程度称得上史无前例。同时,国务院食安办、公安部已在全国部署开展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可以说,一张打击围剿“地沟油”的天罗地网已全面铺开,对老百姓来说,这当然是件好事。
“地沟油”早已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奇怪的是,即便人人都知道“地沟油”的存在,都知道路边的大排档、小吃店很多都在用“地沟油”,但直到现在才由国家出面统一打击,令人不解。在此之前,有多少人吃过那可以致癌的“地沟油”啊!当然,晚点打总比不打要好,而且有了公安部出马,相信效果也不一样。
当然,打击打“地沟油”还涉及到怎么打的问题。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严打,声势浩大,不否认这其中有民意的推动作用。但“地沟油”的存在不是一两天的事了,而且从非法提炼,到非法销售,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郎咸平教授就曾说过,“地沟油”是中国最完美的产业链。仅靠一次严打,虽能抓获一些不法分子,捣毁几个黑“窝点”,但能否彻底铲除“地沟油”这个“毒瘤”,还是个疑问。运动式突击检查的效果,短时间内可能不错。但既然是“严打”,是否意味着也有“松打”和“不打”的时候呢?倘若执法不能常态化、制度化,严打过后,“地沟油”非法提炼食用油现象,势必会死灰复燃,所谓的专项行动也到头来可能是“按下葫芦又浮起瓢”。
如何将打击“地沟油”常态化、制度化?广东的“打、堵、疏”倒是个不错的举措。打是一方面,但全靠打解决不了问题,毕竟只要有餐厨垃圾就会有“地沟油”。因而,还要在堵和疏上做文章。堵,就是要堵住“地沟油”流向餐桌的漏洞,这个完全看监管部门的作为了。疏,则要为“地沟油”提供合理的出路,不能仅有非法流向餐桌这一条路。
“地沟油”原本是可以作为生物柴油等化工品的原料的,广东早前曾有几家企业声称从事过这一行业。但由于生物柴油根本没有市场,所以产品没有销路。因而,要想疏通“地沟油”的出路,一方面应当由政府出面,扶持那些将“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企业;另一方面也应提倡生物柴油成为各生产行业的替代能源。(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