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已被遏制

  【收入分配】

  “两个同步”让人期待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国务院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过去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8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0年以来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这里,着重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总水平两个指标作些说明。

  报告解读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人们发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两个同步’体现了我国民生未来的发展战略,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的具体指导。这一提法明确了要建立居民收入正常增长机制,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熊梅说。

  两个同步互为因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树成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与GDP增长有三分之二的年份是不同步的,居民收入增长平均低于GDP增长率2.5个百分点。

  “‘两个同步’可以说互为因果。据测算,每年居民收入里,劳动者报酬收入占到80%以上,因此,提高居民收入最基本的途径是提高劳动者报酬收入。”刘树成说。

  中低收入能否倍增?

  “收入倍增,不是贫富差距扩大基础上的倍增,而是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下的倍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院长迟福林(微博)表示,尤其要盯住中低收入群体,通过“提低”“扩中”,实现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整体扩大。

  迟福林分析,目前我国中等收入人群只占23%左右,如果能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到2020年提高至40%以上,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从3亿扩大到6亿人左右,这将奠定“橄榄形”社会基础,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低收入群体会进入到中等收入的行列。

  迟福林认为,从现实情况看,中低收入者之所以当期收入、财富水平偏低,主要原因是基本公共服务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实际税负水平比较重、财产权未得到有效保障等等。要实现收入倍增的目标,必须正视这些难题。

  垄断行业成“箭靶”

  2004年,中国启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其间多有阻滞,仅2012年就三度“呼之未出”。而在久拖未决的这些年里,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扩大,已成为中国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攻克的一道难题。

  昨天,冯军代表称,政府工作报告在此方面着墨颇多,两个“同步”的增长让人充满期待。从“国富”到“民富”,就要更公平地分“蛋糕”。要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做大劳动报酬的“蛋糕”,让“人均”增长成为大多数人的幸福感。

  目前,尽管对收入分配改革具体方案内容各界有不同探讨,但调节垄断行业的收入过高问题已成为各方共识。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微博)强调,目前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有很大一块出在垄断部门。一些垄断部门的成本利润率比别的竞争性部门要高七八倍,如果这部分资源收益都交给企业自己去支配,给自己的管理层买房子、搞福利,那是不合理的。自然资源所得应归全社会共享。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 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已被遏制
  • 楼市调控亟待打破怪圈导入良性循环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