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诺瑞特演绎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路在何方
来源:中国太阳能网
提及太阳能,大部分人对其认识是从房顶上那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聚光板管开始的。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今天,皇明、太阳雨、四季沐歌、力诺瑞特等品牌的太阳能热水器,让人们惬意地冲凉避暑沐浴过冬,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太阳能企业是小富即安还是挥斥方遒主导命运?力诺瑞特在2001年刚刚步入太阳能行业就面临着这样的抉择。通过四年的努力,力诺瑞特做到了家喻户晓,四年时间力诺瑞特成为“德国品质”的代名词,四年时间力诺瑞特跻身行业前两名,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确立了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太阳能光热产业是可再生能源,是最具潜力和现实意义的产业,是未来发展中常规能源替代的主力军。太阳能行业巨头力诺瑞特“引智”技术攻关,牵手在太阳能制冷、太阳能工业加热与干燥等领域拥有强大研发能力和世界领先技术的上海交通大学,在力诺瑞特上海青浦工业园正式成立太阳能研究院。
太阳能空调让生活更“绿色”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逐渐成为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中国也已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空调市场国家。但当前大部分使用的空调技术是一种以电能为动力、把室内热量加以吸收排除到室外的循环系统,能耗严重。在世界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采用更为节能的空调系统是人类的共同需要。
山东力诺瑞特是亚洲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在开辟太阳能热利用的同时“瞄上”了太阳能制冷,瞄上了巨大的空调市场空间。但在格力、美的、海尔等空调巨头形成的市场格局中,太阳能空调能否成为空调行业下一阶段的市场热点,力诺瑞特副总经理李云彬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信心百倍。
李云彬表示,太阳能空调的出现与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鼓励大背景有关。“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和扶持新能源产业和产品的战略目标。显然,新能源利用已成为目前家电行业的节能方向之一,太阳能空调也因此应运而生。
记者在感受力诺工业园区内的太阳能空调样板房时,现场的工作人员这样说:“一般的太阳能热利用项目,如采暖、热水等,在需求上其实与太阳能的提供并不完全一致:当天气越冷、人们越需要温暖的时候,太阳能量的提供往往不足。
从这个角度来看,太阳能空调的应用是最合理的。当太阳辐射越强,天气越热的时候,我们需要空调的负荷也越大。这是太阳能空调应用最有利的客观因素。使用太阳能空调既创造了室内宜人的温度,又能降低大气的环境温度,还减弱了城市中的热岛效应。”
“CPC”开启绿色动力时代
去年5月份,全球首个CPC(陶瓷镜面反射板)中温太阳能工业热力系统——力诺瑞特太阳能锅炉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此举标志着中国太阳能热利用实现了由民用领域向工业中高温利用领域的跳跃。这与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措施主要是以“减量”方式的相比,太阳能锅炉更重视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从未来影响来看,蕴含着革命性的意义。
随着力诺瑞特太阳能锅炉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力诺瑞特启动了工业绿动力计划——为工业生产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动力。
就中国目前在用燃煤工业锅炉使用量统计,约47万余台,每年消耗标准煤约4亿吨,约占国家煤炭消耗总量的四分之一;排放二氧化碳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0%。若全国锅炉都能与太阳能结合,一年就节约原煤约4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000万吨,仅太阳能产业在全国就将带动13200亿元的新市场。
为加快工业绿动力的推广,力诺瑞特成立中高温大项目事业部,以CPC-U型中高温太阳能集热器及成熟的运行系统为基础,以力诺瑞特上海交大太阳能研究院为技术研究平台,将重点实现印染、纺织、造纸、海水淡化等8个行业10%的热源替代。
工业绿动力是普惠中国工业的动力太阳能项目,低碳社会从低碳工业开始,力诺瑞特将在公司“二五规划”(2011年-2015年)期间,“工业绿动力”将作为力诺瑞特子品牌在工业领域重点推广,五年的时间推广工业用热面积1170万平米,总节约标准煤196万吨,减排 514万吨二氧化碳。中国太阳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要走在世界前列,力诺瑞特中温150℃的技术开发,不仅抢占了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实现了太阳能应用从民用向工业的真正转变,促使民族工业年节约原煤最高可达4000万吨;更把太阳能工业热能应用的触角延伸到了国外,随着相关数据的完善,这项技术将被推广到世界各个角落,为全球能源危机作出突出贡献。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领域获重点培育。从七大产业来看,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都与能源有关系,而新能源产业置于首位,原因是能源危机,核心是能源革命,途径是新能源技术发展。
具体到山东力诺瑞特,山东新兴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高焕喜表示:太阳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力诺是个成功的企业,在太阳能行业走出了坚实的路子。在惠及社会各界的同时,力诺瑞特作为新兴能源行业代表对市场动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兴能源企业走得更远,既需要国家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更需要政府积极引导,才能形成良好、及时的市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