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面板、太阳能、LED 等着被大陆歼灭?
赢在高薪挖台湾人才 薪水数字没变,台币直接变人民币
提起中国同业,许多台湾LED公司老板都恨得牙痒痒。过去两、三年里,上百位台湾中阶主力干部,被挖角到中国效力,晶电、璨圆、东贝、亿光等,几乎无一幸免。
彼岸挖角的动作之大、剽窃台湾技术的疑虑之深,让晶电董事长李秉杰等高阶主管多次公开表示不满,气得以“产业毒瘤”形容。
气归气,但当一位台湾中阶主管接到中国公司年薪破千万元的雇用合约,或是又送车又送房的礼遇,或是薪水币别直接从新台币换成人民币(原本年薪新台币200万元,变成人民币200万元,约4.7倍),有多少人能够拒绝?
一位业者形容,对岸挖角的规模,“技术班底几乎全是台湾人啦!”
“很多人都想,我到中国拚个3、5年就能退休了,总好过在台湾苦熬10年”,储于超说,2011年太阳能、LED因为供过于求,报价大举滑落,许多台商面临亏损,对岸却持续以高薪锁定台湾人才,我们想留人,拿什么留?
面板量产良率,设备决定7成,另外3成就是人才经验,谢汉萍说,“我最痛心的是,近期TCL(中国电视品牌)挖角的都是中生代,在台湾已经有5、6年经验,我们重新训练一批人,又要5、6年。”背后隐藏的另一个危机是,台湾即将面临人才断层。
赢在产业链完整 成本能压得更低,价格更有弹性
台湾LED与太阳能相似,侧重产业链的中段,如太阳能电池、或LED晶粒与封装,而在上游关键原料、与下游系统品牌出海口着力不深,“还是做代工、做零组件的心态”,研调机构EnergyTrend经理胥嘉政表示。
但大陆是不做则已,一做就是整条产业链。“中国给很多诱因,协助业者开发(技术自主);台湾全靠民营企业老板的意志力,能不能忍过前期开发亏损的痛苦期”,徐秀兰说。她观察,中国过去5年已把太阳能关键耗材,从无到有建置起来,“台湾越晚开始,成功的机会就越渺茫。”
中国垂直整合的好处是,整体成本能压得更低,价格更有弹性,过去台商还能分一杯羹的低阶太阳能与LED市场,早已被大陆整碗捧去,沦落为M型趋势里,最受挤压的中层。
就算要经营下游出海口,台商也得从头学,中国大陆LED照明即将在3年后跻身全球前三大市场,台商虽然磨刀霍霍,但胜算有限。“一来经营品牌的台商寥寥可数,因为很烧钱;二来照明的渠道跟IT(信息业)完全不同,它们是水电行这类传统渠道,客户分散、规模小、幅员大,”储于超认为,这种非常在地化、细分化的渠道,会是台商的弱项。
当然,景气不好时,胥嘉政认为,大陆的一条龙垂直整合模式,也会因大量折旧摊提而成为负担,但不具竞争力的小厂被淘汰出局后,留下能在国际舞台厮杀的都是大鳄型企业。
台湾的面板、太阳能、LED,原来都是先发地位,何以被中国大陆追赶至如今的危险地带?除了企业领导者该思考外,政府是不是该立刻松手,解除技术、人才等限制,还给产业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
【小资料】中国被扣反倾销税,不会是台厂救命丸
跌得惨兮兮的台湾太阳能股,5月下旬竟然出现单日2%、甚至6%的涨幅,原来,是拜近期美国商务部作出对中国太阳能模块,课以最高250%关税的反倾销初判之赐。
相较于股市对台厂接获急单的热切期待,业者与研究机构却冷静得多。
中美晶总经理徐秀兰认为,这是中、美政治角力的一环,“政治问题,最后还是会以win-win(双赢)模式获得解决。”
但双方达到共识前,她认为台商未来9至12个月,将可取得短期额外订单,“是(台湾)国际地位提升的好时机。”
研调机构EnergyTrend经理胥嘉政分析,美国占全球市场比率不到一成,被课税的也只有模块,而非所有太阳能产品。不过,短期台厂电池代工接单价格,的确可望上涨。
“销往美国的太阳能模块,有6成至7成都出自中国业者之手,”胥嘉政认为,一旦判决确立,中商就会先以台商产品取而代之,再想办法。
然而,这个短期利多,并不能消弭台湾太阳能产业长期发展的疑虑,到最后,我们还是得诚实面对、务实解决。